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委介入“清欠风暴”值得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1:17 红网

  欠债还钱,自古皆然。时至今日,海南却出现了大批“官赖”。据2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从海南省银监局报给海南省纪委的一份《清收党政机关人员拖欠农信社贷款汇总表》中了解到,目前海南省共有3144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共计8746万元,占农信社不良贷款总额的3.97%,拖欠贷款时间最长的达18年之久,数额最大的本息竟达到了722万元!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从金融机构贷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普通老百姓要想从银行那里借出个千儿八百,既要请人开证明,又要找人做担保,有时还要送礼开后门。而这些有职有权的官员们要想弄到一笔贷款可说是易如反掌。一些农村信用合作社或出于人情,或为了实现某种交换,或为了获得工作上的支持,往往对这些“权贵”们大开绿灯,有求必应。由于这样的贷款大多是“感情贷款”、“关系贷款”,信贷员惧怕这些人手中的权力,碍于面子不敢强硬催收。

  事实上,大多数“官赖”并非没有偿还能力,之所以敢于昧着良心、不惜以牺牲人格,信誉为代价,长期赖着钱不还,关键在于他们手中有能壮其胆的“权”,耍着小聪明钻法律的空子。因为按《民法通则》有关起诉期限规定,如果两年内信用社不起诉欠贷方,就错过了有效起诉期,法院不再受理。即便有撕破脸皮起诉到法院者,也大多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官赖”们违反金融法规和党纪政纪,长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还,以致形成了大笔呆滞烂账,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良性循环,破坏了农村信用环境,削弱了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是一种典型的腐败现象,令群众深恶痛疾。

  为遏制“官赖”泛滥成灾,全国不少地方都刮起了“清欠风暴”。海南省更是先行一步,在中纪委的支持下,纪检部门部署开展了“全面清理国家公务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专项工作,并及时出台了一些强硬措施。比如,建立干部信用档案,选用、提拔干部要考察信用记录,对借贷不还的干部不提拔不重用,同时督促借贷不还的干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另外,对那些欠款数额大又拒不归还的干部停职停岗停薪,责令其限期还款。这些举措成了整治“官赖”的杀手锏,效果明显,展示了较好的清欠前景。

  由此可见,在当前国情下,纪委介入“清欠风暴”,通过人事上的高压政策让借贷人“吐出”贷款,无疑是值得期待之举。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借“风”造“势”,甚至动用强制手段,诸如严格限制“官赖”们超常消费、出境旅游、购车买房等,使“官赖”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此,由纪委加盟的“清欠风暴”才会愈刮愈猛,“风”到“欠”清。(稿源:红网)(作者:高福生)(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