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学子感动的中国银行(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6: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杨明方

  编者按:去年8月,在教育部组织的中央部门所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中,中国银行以较大优势中标。截至2004年末,中国银行与115所中央部属高等院校签署了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签约率为100%,并按照协议要求先后与这些院校的16.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签订了借款合同,共发放2004—2005学年国家助学贷款8.85亿元。

  中国银行的义举让金融界的同行吃了一惊,也让数以万计的寒窗学子不胜感激。在一些善于“精打细算”的商业银行看来,面向高校家庭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也许是一件“不划算的买卖”,因而不太积极甚至退避三舍。中国银行为何愿意去拿这块“烫手山芋”、向那些亟待帮助的万千学子雪中送炭?

  2月21日上午,本报记者走进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副行长华庆山的办公室,听他讲述这家“百年老号”的所思所想……

  果敢之举———

  尽管有风险 看准了就干

  这些年,我国银行开展助学贷款业务的道路走得并不平坦。前几年采取的办法是,国家有关部门指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政策性的助学贷款业务,风险让银行独自承担。然而,作为一项善举的助学贷款业务对银行来说是薄利,加上部分学生还贷意识差,追讨成本巨大,导致贷款回收困难,而银行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因此一些银行蒙受了损失。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超过20%,有些地方甚至更高,超出银行所能承受的程度,一些银行不得不停止了这项业务。

  “转机出现在2004年夏天”,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说,“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和机制的出台,使我们中行的决策者们备感鼓舞。尽管还是有风险,但我们认为,现在商业银行可以大胆地去做这件事了。”

  华庆山分析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的原则和比例;二是明确了提供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在相关高校开展业务的范围将从单一贷款业务扩大到开展全面金融服务。这就意味着,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把银行和高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看准了就干。于是,中国银行积极响应教育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组织的招标,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补偿比率进行认真测算,并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修订《借款合同》、《还款协议》等合同文本,以便于经办机构和合作高校的操作。有关部门确定的风险补偿比例上限是15%,但中国银行提出的风险补偿比例平均只有7%左右。仅此一项,中国银行将帮国家财政节省一半以上的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支出。

  务实之举———

  银校全面合作 风险利益共担

  这些年来,中国银行坚持不懈地探索开展助学贷款业务。1999年末,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行在国内较早地推出了商业性教育助学贷款,重点投向在国内著名院校攻读MBA的在校学生和出国留学人员。2000年8月,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全面推出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国银行积极跟进,把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受理面迅速扩大到全国。

  华庆山说,对于银行业而言,其实任何信贷行为都是有风险的。就连美国那样信用体系已很健全的发达国家,有资料显示,2001年其部分银行助学贷款不良率也达到17%。关键是我们要从细节入手,加强风险管理,从而把助学贷款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中国银行积极与教育部联合开发适用于国家助学贷款的档案管理及催收等软件,构筑包括学生本人、用人单位、家庭、教育部门、银行同业等各方面信息的平台,使联络工作制度化,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各分行和经办支行以“我给你一份信用,你给我一份承诺”为主题,在各地高校开展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信用教育。

  在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的同时,中国银行按照招标协议,积极推进与合作高校的全面银校合作。他们针对高校及教职员工的需求,集成中行现有业务品种,为各高校设计提供一揽子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方案,提供网点服务、校园一卡通系统及个人金融服务,提供工资、奖金、消费信贷、个人理财及涉外服务等。

  根据招标协议,115所中央部属高校都要与中国银行签订银校全面合作协议,把学校基本银行账户放到中国银行。到目前为止,已有59所高校与中国银行成功签订了银校全面合作协议,签约率为51%。根据初步统计,在已与中行开展全面合作的高校中,中行已争取到高校单位存款40亿元,高校授信余额53亿元。

  可以说,看似冒着很大风险的助学贷款,经过中行人的巧妙运作,就像一根金融“楔子”,巧妙地打进了蕴藏着巨大商机和潜力的大学校园,融入高校师生员工日常教学生活和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远见之举———

  今日贷款学子 未来黄金客户

  其实,中国银行以惊人的气魄承担起向万千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输血”的使命,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中行上下对人才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感情。

  华庆山告诉记者,中行现任高层领导班子成员,有好几位就是出身农村,大家深知,是党的多年教育培养才成就了自己今天的事业。回顾近百年的历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中行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因此,中国银行高度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不断深造。现在,中行全系统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所占的比例,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是最高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华庆山感慨地说,一年几千元的贷款对于一个走上了工作岗位的人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它却可能改写一个贫困学子一生的命运。

  针对一些地方确实存在部分学生还贷意识差、助学贷款回收难,有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和经办工作人员业绩的问题,华庆山指出:我们坚信,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决不能因噎废食,畏之如虎,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莘莘学子因为生活压力而丧失学习和成材的机会。“要知道,那些今天申请贷款的大学生、研究生,很可能就是我们5年以后的黄金客户。”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4日 第十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