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积极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纵深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6: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战略措施。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作物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藏粮于地”是“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部分,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指针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工业用地造成的减产。而藏粮于综合生产能力比藏粮于库的办法要更积极、更长远、更主动,它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粮于地”或称“藏粮于土”是指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生产力,实现粮食生产稳产高产。一旦出现粮食紧缺,就可很快恢复生产能力。它要求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破坏耕地或永久性占用耕地。而在粮食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则可以利用部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或从事其它经营,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藏粮于仓和藏粮于民、以丰补歉的策略。耕地占补质量严重不平衡,耕地总体质量下降,致使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只能尽可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单产,利用丰年的节余弥补歉年的不足。这就带来了高额的仓储费用,形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作物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如果连续几年歉收,就给粮食的供应带来很大压力。

  在耕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质量就尤为重要。所以,抓紧耕地土壤质量培育,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已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根本办法。实施“藏粮于地”,一是完善立法,健全土壤质量动态平衡机制,鼓励和支持占用耕地表土的再利用,实现耕地质量占补平衡;二是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标准和土壤质量维护奖励制度;三是建立耕作和栽培等技术规范,控制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确保科学用地。同时还应将土壤质量的研究和建设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计划。

  《人民日报》 (2005年02月24日 第十四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