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们走遍祖国各地,“燃放”着美丽和快乐,他们是——四海为家的放炮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6:3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四,郑州工人文化宫五一公园内,散放着一堆堆橘黄色的烟花发射管,十多个人在忙碌地安装着。来自湖南浏阳达浒烟花厂近50岁的黄安邦工程师手持一根碗口粗的钢管,咚咚地敲打着,凌乱的头发在风中飞舞,他负责烟花的安装和燃放。从30岁那年决定“放烟花”,他就选择了一条漂泊路。20年来,他把美丽和绚烂带到了祖国各地。第一次放烟花,他去了拉萨,当年手持火把点燃导火索,捂着耳朵撒腿就跑的情景,令他终生难忘。“放烟花的人都很有胆!”黄工眼睛一亮。他们是赶场的人。黄工说,2004年大年初一,他们在广东惠州燃放烟花,几天前,他们在湖北,前两天又来到了郑州,下一站,是河北。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全国各地“燃放”着美丽和快乐。一年一百多场,平均两三天就要到一个新地方,重复同一种工作,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放烟花是痛并快乐着,绚烂的烟花带给了别人瞬间的视觉的享受,但是看到美丽的烟花,就会想起家,想起妻儿父母,想起故乡的年夜饭。”黄工说,“看到自己燃放的烟花引来大家的欢呼,我们就很知足,虽然放弃了家的温馨,但我们也是快乐的。”老黄用带着浓重湖南乡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燃放烟花越来越轻松了,因为如今是利用电脑程控实施电子点火。“当年我可是举着火把去点燃烟花的!”老黄做了个举火把的动作。他介绍,1990年以前,燃放烟花需要手工点燃导火索。“点燃后要马上跑到20多米外的安全区,一组烟花快放完时还得立即跑到下一组点火,一场烟花晚会跑下来,累死人!”而现在使用的是电脑程序控制的电子点火,轻按电钮,点火装置就会依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依次点火,分秒不差,燃放过程顺畅如行云流水,使得烟花的燃放更为密集,效果更好。临别时,老黄告诉记者一个秘密,在烟花燃放现场,几乎看不到烟花的效果,因为“场地上空布满了烟屑,灰蒙蒙的”。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