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期盼城里老师来“走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7:30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苏牧

  “水聚河山甸,环山西南流。九冲十八叉,年年累死牛。”这是一位前清落第秀才为家乡祁东县灵官镇河山甸一带的地理环境写下的一首诗。现在虽然公路修进了大山,经济上去了,可山村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次回乡过春节,我发现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镇里去读书,已是家乡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过年时和父母兄弟姐妹们围炉叙谈,送孩子们到县里去读书也是个主要话题。姐姐早就嫁到了灵官镇大兴村的大山里去了,十多年前外甥女到了读书的年龄,当木匠的姐夫就把全家搬到老镇大同市街上,租房安家让孩子在镇上读书,外甥女现在已读到了大三。妹妹和妹夫长期在广东打工,为了便于儿子在县城上学,她拿出多年积蓄,加上向我借钱,硬是在县城楚杰中学边上买了一套商品房。弟弟的小孩子还小,正在大同市街上读幼儿班,弟弟也准备把农业税费减免下来的钱全部投到小孩子身上,让他到县城去读幼儿园。

  对于儿女们的这种做法,父亲有他的看法。老人家是上世纪60年代的初中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们读书,他不惜血本。我能读上大学,姐姐、妹妹和弟弟都读到了高中,父母吃了很多苦。可是重教的父亲,说到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大家都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了,忧的是这样做家庭开支太大了。国家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连农业税都免了。一些农民为了让孩子们读好书,又背上了一个大经济包袱。父亲说:“其实,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在乡下就可以完成,没必要都送到县城的学校。中央1号文件是‘减负’的,办好农村中小学,让农村孩子就近读好书,节省家里开支,也是一种‘减负’呢。”

  姐妹兄弟也有他们的理由。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明显比城里差,为了子女将来有出息,做家长的自己多花些钱,多吃点苦,还是值得。父亲坚持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办法,毕竟,普通农家还是花不起这笔钱的,所以关键还在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

  看到一家人各持己见。我告诉大家,中央1号文件明确说了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教育条件会有改善。现在湖南有些地方已经在着手建立城市教育下乡制度,具体做法是组织城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轮流定期到农村学校去搞教学,帮助乡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父亲听了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好,希望我们这里也早点有城里老师来‘走教’。”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