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估暖湿气流致测天偏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8:37 南方日报

  高估暖湿气流致测天偏差

  气象台承认目前预报水平与公众期望有距离

  本报记者 王晖辉

  近一段时间,冷空气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加上暖湿气流窜扰了几次,天气比以往更复杂多变。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也出现了一些误差。

  昨天,预测中的气温回升没有人们事先期望的那么厉害,感觉仍然寒冷。温度测试显示气温确实上来了,为什么还会感觉比较冷呢?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黄忠及省气象台副台长冯业荣,就市民关注的天气预报为何不准的问题,昨天下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气象专家——

  预报误差原因有三

  两位首席预报员首先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工作流程:探测及采集现有的气象数据以初期数据为基础计算未来可能出现的天气数据预报员根据经验对天气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出最合理的预报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

  也就是说,预报天气的基本途径是通过现有的天气状况及大气运动的规律,推算出未来的天气状况。

  两位首席预报员提醒记者注意,虽然目前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进行数值预报计算,但是天气预报并不就是简单的数学运算,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最终仍需要预报员依据自身经验作出判断。

  两位专家认为,第一个因素就是探测数据本身存在误差。大面积的天气数据的采集,目前只能用“取样”的方式,以定点气象观测站收集的数据代表一个区域的天气数据。因此,固定范围内观测站越多,探测数据就越精确。以我省为例,清远有一个探空气球,阳江有一个探空气球,但其间的肇庆气象数据如何就不知道了,必须以其附近观测点的天气代替。以点代面的取样,使得探测及采集到的数据必然存在误差。另外,广东地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天气具有地方的特殊性,由于广阔的南海海面缺乏气象观测资料,对暖湿气流的势力估计常常出现偏差,这次冷空气过程正是因为对暖湿气流的势力估计过强,致使对冷空气南下的速度预报偏慢、回暖时间偏早。第二,现在的天气预报,是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的综合预报,数值预报也有局限,这意味着今天出现的一种天气,未来的变化具有多种可能性。

  两位专家认为,人类对大气运动规律的掌握毕竟还是有限的。大气运动是一种混沌现象,在数值计算的过程中,许多难以预料的细微因素往往会严重地影响最终结果。

  到了最后要确定预报的内容时,预报员的经验也很关键。“就和老中医治病要靠经验一样,预报员对数值计算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挑选主要还是依靠经验,但中医也不可能包治百病,经验充足的预报员也会不断碰到新问题。”林良勋说,计算机再先进,最后也要经过人脑进行判断,因此,从预报这个角度来说,不能完全杜绝误差。

  目前正值初春时节,华南地区的天气极为异常,春节刚过,桂北、湖南、江西等华南区域出现了少见的暴雨和雷暴天气,而广东省一直维持少雨干旱的天气气候,潮湿有雾的天气频繁发生,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两种气团有时形成势均力敌的状态,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我省,致使我省天气多变复杂,加大了预报员对天气诊断的难度。

  生活现象——

  体感与器测温度存差异

  根据气象台的监测,昨天的温度已经有所回升,但为什么人们还是感觉比较冷呢?两位专家说,这是因为人体的体感温度与仪器测量到的器测温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器测温度是标准的仪器测量的结果,是冷冰冰的数字。但人体感觉到的温度却和当时条件下的湿度、风、光照情况密切相关,也与不同人的体质情况有关。

  黄忠说,这段时间人们长时间地处于阴雨天气下,对寒冷的感觉就会非常明显;如果只是清晨的短时间降温,人体的感觉就不强烈。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因为表面蒸发的原因,人体会消耗掉很多热量,而北风劲吹更是加重了热量的消耗,这时候,人就会感到很冷。这几天,广东湿度都比较大,一般都在80%左右,这也是导致人体感到清冷的原因之一。

  预报途径——

  通过电信和传媒随时修正

  目前,天气预报一般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及网站、12121电话、手机短信等渠道进行发布。

  据介绍,气象台每天的天气预报并不是一次做完就结束工作了,而是根据天气的不断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修正并对外发布,比如台风临近广东期间,气象台每隔1小时就会发布最新的台风预报。一旦遇到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相当大的情况,修正天气预报也就变得相当频繁。“有时候,天气比较稳定,预报作了之后可以管一段时间;有时候,天气很不稳定,冷暖空气角力,预报就要根据他们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正。比如这段时间的情况就是这样”。两位专家说,目前最为主动的预报方式是将天气预报短信发送到市民手机上,但目前广东地区气象短信订户超过600万,“信息阻塞”有时候也会导致天气预报滞后,尤其是一些短时间内的突发天气,而这些天气在广东地区恰恰多发。

  改进探测——

  收紧网眼捕漏网之鱼

  3位专家都表示,天气预报中“预报准确”并不等同于“预报无误”,天气预报作为自然预测学科的一种,天气预报的结果是允许存在一定误差的。但必须承认,目前的天气预报水平与公众的期望和需求还存在着差距。

  为此,气象工作者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要通过发现新的天气事实求得理论上的进步。在预报技术上,要开发新的工具和方法。在探测手段上,要不断改善,加大探测的空间和时间密度,“现在我们的高空大气探测是每12小时一次,布点间隔较疏,在空间和时间密度上仍不够,就像捕鱼一样,我们的鱼网网眼太大了,所以一些突发短时恶劣天气就像‘小鱼’一样漏掉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