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林林:"人大代表70%是领导"隐含的资源争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09:44 东方网

  徐林林:人大代表70%是领导隐含的资源争夺

  选稿:项凌 来源:东方网 作者:徐林林 2005年2月24日 9:43

  “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官员代表大会。”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针对我国现行的人大代表的构成现状,非常认真地提出,我国人大代表的数量之多创世界之最,代表中的官员之多也是世界罕见的。(中新浙江网2月23日电《人大代表70%是领导专家称人大会应减少官代表》,原载当日《华夏时报》)

  笔者有幸作过一届区人大代表,对代表中官员之多早有看法,并就此写过言论呼吁调整代表结构。不知是这个问题太敏感,还是人微言轻,反正一稿数投均如泥牛入海。现在,这个话题由中央党校教授“非常认真地提出”,并经媒体广为传播,想必会引起公众的的追问与思考。

  其实,透过“人大代表70%是领导”这一“世界罕见的”社会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利益博奕的明显痕迹,而且这种或明或暗的争夺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已构成极大的威胁。

  瓜分政治资源,间接垄断立法权力。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同级机构中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等对地方法规的制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年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人大甚至掌握着对政府官员生死予夺的至高权力。不少领导干部凭着敏感的政治嗅觉,发现跻身人大代表队伍等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可以在当地复杂的官场生态中左右逢源。于是,在一些地方,几经周旋,一些人“英雄所见略同”地踏进了人大会场,在重大问题的立法流程中玩起了官官相护的游戏,进而导致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大题小作。在这种语境中,人大的权力实际上被占代表人数垄断地位的政府官员玩于股掌之中。

  拼抢经济资源,为捞政绩铺路搭桥。相当数量的官员代表在人大会议召开期间,小组讨论口若悬河,所交提案动辄万言。然而,真正像样的点子却不多见。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人大这个政治平台,拉动自己主政县市的GDP,为个人的升迁作铺垫。比如,在招商引资方面,明明他那里不仅缺乏区位优势,交通也成问题,而且投资软环境也一塌糊涂,可在提案中却说当地“政通人和”,胡诌什么“XX经济”,甚至联名要求公共财政对其网开一面,全力支持他不着边际的“对外开放”。还有的官员代表行政无方,哭穷有道,并将自己毫无建树归咎于上面对某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不够,希望人大进行强力干预,“以利迅速改观落后局面”……在他们眼里,人大会议成了向上级政府施压,伸手要钱要项目、公开哄抢公共资源的利益竞技场。如此作派,何谈如实反映社情民意?

  控制话语资源,有碍民意顺畅表达。无论哪一级非官方人民代表人选基本上都是由当地党委、政府钦定的。从法律上说,这些人大代表享有自主反映公众诉求的种种权利。但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一般代表所提意见、建议仅仅是隔靴抓痒,那倒无所谓;倘若触及到当地政府工作的某个要害之处,或准确反映了公众的真切呼声,那事情就麻烦了。由于官员代表占压倒优势,即使会上不便为难你,会后给你上点眼药还不容易?该办的事拖着不办,该给的项目久“研”不“究”,谁受得了?这样一来,在不少地方的人大会上就出现了“官民代表一家亲“的不正常现象:非官员代表以“监督”的名义,拐弯抹角为政府工作大唱颂歌;官员代表则装模作样表示“说到了点子上”,然后抛出自编自导的“改进建议”,落得个皆大欢喜。显而易见,在非官员代表的表达权被暗中控制的前提下,要把人大会开成一个彰显民主的“胜利的大会”,无异于刻舟求剑。

  我国的民主历程相对较短,而作为民主的载体——人民代表,其产生过程,受工作业绩和政治地位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怎样调整代表结构,适度减少官员代表,涉及到执政理念、民主意识的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惟愿这方面工作能早日纳入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议事日程。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