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华鲟濒临灭绝 能顺利洄游产卵的不足500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10:14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2月25日电(记者叶国标)环境污染、过度捕捞、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已严重影响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和繁殖场所,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中华鲟为中国独有,是世界27种鲟鱼中最珍稀的一个种类。据估计,在大约1.5亿年前恐龙统治地球的白垩纪,中华鲟就在地球生存并繁衍。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水中的大熊猫”。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处长刘健说,“人类的非理性活动已严重破坏了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中华鲟的生态体系。中华鲟洄游路线长、生存能力较低、易受外界危害等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这一物种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

  2001年8月,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调查报告称:中华鲟的资源量已不足3000尾,而且仍以惊人速度锐减。如果再不及时加以保护长江,10年后长江有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中华鲟也可能由此灭绝。中华鲟属于典型的江河洄游性鱼类,每年10月-11月,成年中华鲟经过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从大海洄游到长江上游江段产卵,孵化后的幼鱼,经过长达5-6个月的漫漫旅程,游入大海,并在海洋里生长15年左右直至成熟,才会回到长江口,从这里踏上回乡之路。湖北宜昌长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卢林指出,由于长期受水污染、航运业、渔业捕捞影响,尤其是葛洲坝电站等水利工程截流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使中华鲟的繁衍和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卢林说,一条成年中华鲟每次产卵数以万计,由于要面对天敌吞食、人类捕捞、污染侵害等威胁,真正能游到大海“长大成鱼”的中华鲟只有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同样,一条成年中华鲟要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也可谓是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要躲过无数鱼网、螺旋桨的侵袭,要忍受污染的毒害。

  研究部门监测表明,在1982年葛洲坝截流以前,每年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的中华鲟超过3500尾,如今已不足500尾,锐减了70%。此外,葛洲坝截流前,从四川雷波帽水域到重庆木洞水域800公里长的江段,有16处中华鲟天然产卵场,如今只在葛洲坝下游30公里的江段发现1处天然产卵场。

  中国政府已将中华鲟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采取措施保护这一珍稀水生动物。目前,在长江上游的湖北和下游的上海分别建立了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设立中华鲟研究和繁殖中心,加强环境资源的监测,限制排污和捕捞,并将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放流回长江,试图增长并保持中华鲟的种群数量。

  此间专家指出,目前,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中国对中华鲟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对中华鲟的生长特性、繁殖规律、保护途径远未完全搞清,对水污染、过度捕捞等顽症尚缺乏治本之策,中华鲟的生存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