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为证:粤人唐朝已赴印度淘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7日13:10 信息时报
书为证:粤人唐朝已赴印度淘矿(图)
古籍《印度志》绘有详细图表记载中印的商业交流

  时报讯

  (记者程潇龙)一部由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学部图书局编译发行的《印度志》,近日在羊城现身。市民梁先生30年痴藏这部古籍。

  该《印度志》记载的类目多达170余种,内容涉及文化、历史、宗教、社会、经济与对外交流,堪称我国近代版的《古印度大百科全书》。广东收藏专家认为,该书见证了清王朝前期中印文化交流与互通,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且甚为罕见。

  痴藏古籍《印度志》30年

  昨日记者见到了古籍《印度志》与该书的收藏者梁先生。据梁先生回忆,大约30年前,邻居有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是一个图书收藏者,平常靠租售图书为生。梁先生经常跑到老人家里看书,老人见梁先生喜爱读书,就正告他“最好读一些有知识性的书籍”,于是便赠送给他一本古籍《印度志》。老人去世后,梁先生便将这本《印度志》视为“珍宝”加以收藏。记者看到这本《印度志》为光绪三十三年发行的,尽管封页已有些残破,但全书内文纸页依旧完整无缺,字字清晰。

  岭南人唐时已赴印度淘矿

  这部古籍《印度志》关于中印交流的记载在文中随处可见。在《印度志》的“锡铅”类目中有这样的记载:“印度锡矿,聚于缅甸一隅,亦称富饶。大约每百分中,能有七十成。淘冶之工,多为中国人”。说明远在清王朝以前,中国劳工已远赴印度“挖矿淘金”。而在“矿产”类目中,记载有岭南人唐朝时己远赴印度淘矿的典故:“唐末岭南霞涌人池宗炜,携家带户,同乡七十余户男女,赴印游历恒河,抵缅甸隅掘石淘矿,历二十年有余……”。

  专家认为有一定研究价值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有关人士。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广州市的图书馆中,集中型与专一性的外国“百科全书”式古籍并不多见,大多数古籍关于对国外多是散枝零叶般地进行论述,古籍《印度志》在此之前闻所未闻堪称罕见。省收藏协会的收藏专家吴威教授认为,古籍《印度志》对研究清王朝前期的中印古代文化、经济、宗教、商业的历史交流,有一定的研究与借鉴价值。(来源:信息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