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边缘人群生存状况让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09:01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 最近几天,本报关于饮马桥下“5个男孩”的报道引起了许多市民关注,这些孩子游走在城市的边缘,生活在阴暗的角落,过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他们的生存状况让人忧心。这些城市中的流浪儿,应该怎么办?昨天,金陵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采访。

  “虽然流浪但我不想接受救助”

  记者在饮马桥下采访流浪儿于小飞时,他跟记者说出的一句话让人惊讶:“我宁愿在外面捡垃圾,也不想去救助站。”据他介绍,在他过去流浪的过程中,因为缺吃少穿,他曾经主动找过当地的救助部门。救助部门在给他们提供吃穿后,一般直接提出送他回家。“我不想回家,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了。我做事他们给的钱也不多。”于小飞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在理,“在救助站里,我又没有了自由”。于小飞说自己不愿意受到那么大的约束,宁愿流浪捡垃圾。吃得不好,还冷,但比我差的人多啦,我长大了就好了。”他的话颇让人惊讶。一位市民来电说,这些孩子在长期的流浪过程中,形成了散漫的习惯,他们宁愿选择恶劣的生存环境,也不愿意接受救助,这样的想法让人深思。

  “应该让他们回家好好成长”

  大多数市民对这些孩子所处的环境担忧。“他们是让人同情的,但更让人担忧,他们走上歧途是很容易的事情”。家住下关的徐女士表现出了她的担忧。她在一些车站码头经常碰到沿街乞讨的流浪儿童,在讨要不到的情况下,常采取偷扒的手段来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一些市民担心,如果流浪儿被教唆去偷窃、抢夺,成年后走上歧途,必将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认为流浪儿原籍的相关管理部门应担负起管教职责来。“让他们流浪在城市中不是个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他们回家,由当地政府部门帮助,让他们接受教育,好好成长。”更多的市民觉得对这样的孩子,除了同情,更应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目前救助的方式是被动的”

  专家学者的观点显然更理性。对于流浪儿问题,徐翔博士指出,目前流浪儿问题是全球范围内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难题。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法律及社会保障体系,流浪儿问题解决得相对较好,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流浪儿就成了城市一道让人心痛的“风景”。在我国,目前救助流浪儿的方式是“被动式”的,采取的是见一个收一个的方法。他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这种办法不失为是一个好方法。但收了放,放了再次进入社会,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儿童回去以后谁来管?”成了目前社会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徐博士分析,目前我国救助部门对流浪儿采取的一般办法是送回原籍,但大多数流浪儿都是从落后地区出来,进入相对发达地方流浪,如果一送了之,生活的压力必将使这些孩子再次流入社会。徐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设定一个流浪儿救助基金,这部分钱的用途不是要送他们回去,而是让孩子就地成长、成才。”徐博士说,年龄较小的学龄儿童可以进入学校学习,年龄较大即将成人的孩子可以通过救助部门的岗前培训,获取未来的就业机会。“当然这还需要社会其它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努力,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徐博士指出。 金陵晚报记者 王国俊 陆陵(编辑 五木)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