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谈一流大学建设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人才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17:17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周方)中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在新近出版的《科技导报》上撰文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强调: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包括大师和优秀的博士生。 杨福家,男,1936年6月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高级顾问、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文章的题目是《从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看一流大学的建设》。 《科技导报》是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学术会刊,责任编辑邱夜明告诉记者,他们将杨福家的文章作为本期的卷首语发表,以示对这位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国学者的尊敬。杨福家是首位被聘为海外著名大学校长的中国人。 杨福家在文章中写道: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为美国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的葛洛斯、加州理工学院的普利泽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塞克。获奖的依据是1973年他们发表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由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的32岁的葛洛斯和他的22岁的博士生威塞克所写,另一篇为当时24岁在哈佛大学做研究生的普利泽所作。普利泽21岁即在计算杨振宁-密尔斯规范场论时发现了“渐近自由”现象,后来依此解决了“夸克禁闭”。在普利泽发现“渐近自由”现象的同时,葛洛斯与威塞克也发现了夸克这一特殊性能,但两人称这种现象为“夸克局限”。 文章强调: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三位获奖者在做出关键成果时都很年轻,他们成功的经历再次证明了诺贝尔奖的历史是年轻人的科技创业史。 据介绍,至今获诺贝尔物理奖最年轻记录保持者是英国的小布拉格,他在1915年获奖时年仅25岁,做出贡献时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1929年获奖的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获奖依据是他1924年完成的博士论文;1961年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在1955年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穆斯堡尔效应,1958年他才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获奖的施里弗,在1957年做诺贝尔奖获主巴丁教授的研究生时,与博士后库柏一起提出了超导微观理论,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典范,也使巴丁两次获诺贝尔物理奖;1973年获奖的约瑟夫森在1962年做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时,发现了“约瑟夫森效应”。 杨福家指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之所以称为一流,除了有大师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批从世界范围选拔出来的、风华正茂、思想敏锐的优秀博士生。“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好像是一个烈焰旺盛的炉子,好铁进了这样的炉子就会被炼成好钢。”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在学术上是平等的、独立的,谁也不领导谁。 2004年三位获奖者所在的两所学校——普林斯顿、哈佛都是世界顶尖大学,两校近两年都并列世界高校之首。只有6500名学生,没有医学院,更不是综合性大学的普林斯顿大学已连续5年名列世界名校榜首。 杨福家写道:要成为这类学校的讲师并不容易,一般是从全世界招聘,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讲师不是终身职务,但只要他向国家有关部门如自然科学基金会或国家健康研究院等单位申请到研究基金,就可以独立开展科研,就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后。教授是永久职位,但是如果申请不到研究基金,那么就难以生存,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讲师升副教授,就面临着与全世界各地希望得到这一职位的人们的竞争,同样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成为名校的研究生也好,讲师也好,副教授、教授也好,都面临同样的竞争。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活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