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惩罚教育”体现一种责任(读者中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04:24 人民网-江南时报

  编辑同志:

  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内,我们一直倡导坚持“赏识教育”的理念,教师通过激发、鼓励、欣赏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动力,使学生在鲜花和掌声中扬长避短,体验到被别人欣赏的快慰,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多方的肯定。

  然而,仅仅有“赏识教育”是不够的。最近,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惩罚教育”的观念,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惩罚制度和措施。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对任何学生都适用;二是这种教育方法和现代社会的环境有不适应之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活在别人的赏识之中,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竞争社会,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和游戏规则,而违背法律和规则的行为是要受到限制和惩罚的。引入“惩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任何行为必须要遵守规则,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惩罚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做准备。

  当然,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和歧视,让学生难堪,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惩罚必须因人而异,适度惩罚。赏识能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惩罚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要特别小心地为学生着想,要顾及学生的承受力和尊严,过度惩罚只会造成反效果。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

  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责任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现代人。

  教育应该包括表扬、批评、奖励和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教育”是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尚需进一步地探索。只有运用得当、合理,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句容市第二中学 燕蓉

  《江南时报》 (2005年03月01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