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当成为发展非公经济的另类范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10:52 东方网

  上海当成为发展非公经济的另类范本

  选稿:项凌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鲁宁 2005年3月1日 10:51

  值此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公布之际,新华社于昨日刊发《上海非公经济逐步告别低小散》的电讯稿,该文引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指出,去年上海非公经济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一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去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同比增幅9.8%,非公经济同比增幅20.4%,其中又尤以私营及个体经济增幅最快,达到51.5%的同比增幅。总量首次突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七分之一。

  从上海非公经济的“底板”和历史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形态出发,再顾及去年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上海“突破”的象征意义和实体价值皆具———这是作纵向对比。但作横向对比,尤其放在长三角区域视野内与江浙两省比,无论就其绝对量、比重以及影响力等指标,仍处于没得比状态———反差极为强烈。大致可以这么说,上海发展非公经济的整体态势仍处于喜忧参半状态。

  看问题要讲辩证法,在喜忧参半的总体评价下,就趋势看,“喜”大于“忧”。去年年初起,上海开始实施“科教兴市行动纲要”,紧接着新版“十八条”(第三版)开始施行,上海发展非公经济的价值取向及战略方向日渐清晰,扶持政策和行业准入也越来越“放手”,围绕“科”字展开的取向日趋鲜明。

  浙江是国内公认的大胆、主动发展非公经济并大受其益的范本。但基于上海自身的特殊性,愚以为上海不能简单照搬浙江的做法。以制造业为例,“浙江制造”的形态主要表现为量大面广的中低端产品制造业。在此形态下,“浙江制造”的整体比较优势集中于产业集群为表征的“块状经济”和主要通过劳动力价格体现的商务成本优势。同样,在传统商贸领域内,浙江多年来形成的各类实物市场,以及由此生成的区域性生产、生活资料“大进大出”的交易形态(模式),也难让沪上的非公资本亦步亦趋。在上述范围内,上海惟一可学且值得学的是“放弃两厢而直取中原”。即,抓紧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产权改制,把置换所得各种存量资源(包括实物资源和其他要素资源)集中用于值得上海优先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也即我曾数次在“东方评论”中强调的“走高端”。

  论及上海的非公经济,曾有人形容为“大树底下小草难长”。其实,就我所见,问题不在于上海的“大树”太多,而在于上海的“大树”下选择种什么品种的“小草”,进而再通过何种手段把一株株“小草”培育为成片的“草坪”?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并推行,上海已开始找到感觉和方向,就是借人才集聚这一得天独厚之优势,举全市之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配套的服务业,其中又以非公资本为主力阵容。如此趋势,在早报去年底推出的《硅谷、新竹之后是张江》的一组系列报道中已有所体现,若再放眼上海“一区六园”,这一趋势当更能直观感受。沿着此路走下去,若干年后,上海在国内,完全有条件成为以非公资本为主要支撑的、有别于浙江的、发展非公经济的另一个范本。

  贯彻落实“36条”,上海须多层面、多环节发力,但无论如何,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对非公“科”字号企业予以更大幅度和力度的扶持,当成为一个主要发力点。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