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杨门虎将》融人文思想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08:46 南方日报 |
新《杨门虎将》融人文思想 由苏有朋和赵雅芝主演的古装电视剧《杨门虎将》,今晚起将在广东电视珠江频道播出。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这部电视剧体现了新时代的烙印,融入了新的人文主义思想。 切入点今昔不同 电视剧演绎杨家将故事最早见于香港,影响最大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刘德华、梁朝伟、刘嘉玲主演的《杨家将》,还有后来的《碧血青天杨家将》和《杨排风》等。 杨家将故事中的精忠报国、民族大义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灵魂,因此,以往所有的杨家将故事都离不开歌颂抵御外族入侵的爱国主题;在影视剧中,观众见到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在忠与奸、爱国与卖国的冲突中塑造出来的杨家将群像。而由内地投资制作的新编电视剧《杨门虎将》引人注目的是:它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切入点,从情感入手重新构造故事脉络,首次让有争议的杨四郎成为故事主角,展示了以往杨家将故事未曾触及的情与仇、家与国等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从而使这个流传近千年的故事找到了与当代观众的共鸣点。 主角变成杨四郎 《四郎探母》曾是中国戏曲的经典剧目,在京剧、秦腔、河北梆子、汉剧、湘剧、川剧等许多剧种中,此剧都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但因为剧中杨四郎被俘后投降,使这个人物蒙上了阴影。在“文革”中,《四郎探母》被宣判为“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大毒草”,饱受批判。从此这个北宋大将便在舞台上沉寂多年。即使在后来的影视剧中,杨四郎也只是以配角出现,杨家七子惟一没有阵亡的杨六郎以及智勇双全的杨门女将才是主角。 而今晚起播出的《杨门虎将》,主角由传统故事中的杨六郎换成了杨四郎。全剧不仅演绎了“血战金沙滩”、“四郎探母”等经典名段,而且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与仇家之女潘语嫣青梅竹马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为了这段得不到两家祝福和接纳的爱情,他强咽悲酸,在难以忍受的孤寂和期待中煎熬。而在逃避奸臣潘仁美的围剿中,他重伤不支,被辽国公主明姬所救,以后又无奈地成了辽国的驸马。他背负着国仇家恨而报国无门,思念亲人却又不被家容,牵挂远方恋人却又不忍离弃曾救自己一命的妻子……坎坷的人生历程,使杨四郎这个人物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形成了四郎悲剧性的命运,而正是这种命运的降临,让观众看到他对国、对家、对爱、对义的真实世界。难怪杨四郎的饰演者苏有朋在拍完“四郎探母”一场戏后一直痛哭不止,许久无法从戏中脱离出来。杨四郎的重新塑造,突出了人性中的情与义,反映了人文思想在电视剧作品中的升温。 着重感情的描写 《杨门虎将》跳出了忠奸斗争的窠臼,脱离了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敌我交战,而以爱情、亲情为主线,以情绪推动全剧,成为一部大型侠义爱情悲剧。它在母子情、兄弟情、爱情纠葛和复国情结等感情戏上着墨甚多,比如增加了杨业舍身救佘赛花的动人故事,而七子中的爱情故事也曲折而感人,不仅渲染了七子的兄弟情谊,而且将现代人的情感生活浓缩折射其中,抒发了今人对真情和大义的执著憧憬,充满了人性的力量。 其实,在文艺作品中,“情”一直是作者极力捕捉和渲染的内容。以情感人几乎已成为当今所有电视节目的“必杀技”。而情之所至,张扬的正是人文精神。 体现新时代烙印 《杨门虎将》是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过程中寻求突破,剧情的骨架虽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故事,传统话本、戏曲的《四郎盗骨》、《雁门关》、《五台山》、《碰碑》、《夜审潘洪》等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故事虽仍保留,但它实际上已不是一部历史剧。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古装剧都是今人穿古装。以往杨家将故事中的忠孝节义,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备受外族入侵的特定背景下的文化意识。而今天,新世纪新中国产生出新的文化意识,因此超越传统主题的《杨门虎将》,更多的是体现新时代的烙印。它用新观念去诠释古典的道德,以“带着情感的思考”融入新的人文思想,这应该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本报记者 丁冠景 通讯员 思颖 图: 今晚开播的新编电视剧《杨门虎将》,少了刀光剑影,多了谈情说爱。 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