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中文 日本青年痴心于京剧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5:19 新华网 |
一个涂着白鼻梁的黑衣人,手持尖刀,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从舞台暗处溜出来。他在台上蹦来蹦去,没发出丁点儿声息,夸张的肢体语言引得观众开怀大笑。 这只是京剧中武丑行的一个小角色,但却是日本小伙子石山雄太梦寐以求的理想。作为中国戏曲界惟一的职业外籍演员,他始终期待着落幕那一刻如潮的掌声。 20年前,他刚上小学不久,偶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京剧,看到了一只由活人扮演的猴子——“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刚正不阿的虚构人物,一下把石山雄太的心给“抓”住了。从此,只要有中国京剧的演出,他一场不落。当时东京有一家由爱好京剧的日本人组织的“京剧研究会”,就这样,他成了“票友”。 京剧毕竟是中国的“国粹”,不懂汉语、不去中国,怎能领会京剧的妙处?石山雄太暗下决心,一定要到中国学习“正宗”的京剧。为此,他努力学习中文。1992年,高中快毕业的石山雄太参加了一个中文演讲比赛。他声情并茂地倾诉了对京剧的向往。结果赢得了第一名,获得了免费到中国旅游的奖励。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北京。当然,看京剧成了旅行的重要内容。 1993年,17岁的石山雄太只身来到北京。这一次,他出现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考场上,他的认真和执着感动了老师。老师根据他的个人条件,为他选了京剧里的“武丑”行当。“武丑”都是武功高强、善良正直且滑稽可爱的形象,比如孙悟空。这让石山雄太乐不可支。 学戏的日子可不轻松。一般人学京剧,从小就练基本功,可石山雄太直到17岁才开始学,踢腿、下腰、翻跟头……哪样都不能少,自然比别人多吃苦。刚开始练拿大顶(倒立)时,他连两分钟也坚持不了,只好把脚脖子绑在杆上练,有时倒立时间过久,鼻血直流。练“矮子功”,一蹲就是45分钟,腿肿得像面包一样。学念白,他一个音一个音地“抠”。念错了,老师拿敲鼓的小棍儿敲嘴惩罚。这一切,石山雄太并不以为苦,反而更感谢老师的严教。 1997年,石山雄太考上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获得了在中国戏剧界最高学府学习的资格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到中国最好的专业团体。2001年,他大学毕业,恰逢中国京剧院招聘武丑演员,经过一系列考试,他被录取了。可是手续却办了足足一年。 “中国京剧院是事业编制,员工是国家干部,我却是一个老外,没有户口,怎幺办?人事部门从来没办过这样的手续,后来文化部特批,我才进了京剧院。”每次一提起这段经历,他就乐得合不拢嘴。 武丑不是京剧里最风光的行当,石山雄太也不是武丑行里的“大腕儿”,通常他只能跑跑龙套。2002年,团里派他在长安大戏院主演《三岔口》。第一次演主角,石山雄太有点紧张,往桌上蹦时,一只脚在桌上绊了一下,差点没蹦上去,还发出了声音。他不能原谅自己。“主要是舞台经验太少了。” 百练不如一演。为了多锻炼,石山雄太乐意接受各种演出邀请,哪怕只是去小茶馆演出,他也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因为,那是他的舞台,他是主角。 他执着地认为,只有掌声才能让他感到幸福。当然,观众礼节性的掌声并不能让他满足。“如果真的叫好,掌声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能感觉出来。” 在北京呆久了,石山雄太说一口北京土话。他爱吃宫保鸡丁,也常像北京人那样啃京东大饼,家里用中国京剧脸谱做装饰。如果不是特意提起,没人会想到他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 时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上海举行中日青年传统艺术交流演出。中国人严庆谷演狂言(一种日本传统剧种),而日本人石山雄太演京剧。那一次,石山雄太成了绝对主角。 他说,在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戏曲演员只有积极开展交流才能生存下来。(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蒋骅薇)(来源:华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