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免考注册入学的破冰意义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00:18 红网 |
上海市三所民办高校将在全国范围率先试点自主进行入学测试,即考生不必参加高考而进行注册入学。三所高校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并自主实施招生录取。民办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试行成功,还将逐年推广,并逐步扩大到公办高校(2月23日《新闻晚报》)。我认为,此举不无破冰意义。 首先,变“一考定终身”为“平时定终身”,破除了应试教育的“祖宗之法”。试行高招免考注册入学考试方式,是我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突破性探索,一举改变了数十年一贯制雷打不动的“凡入必考”、“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多年事实证明,“一考定终生”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和不确定性影响,“临时抱佛脚”、“最后冲刺”的高考分数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难免遗珠之憾。实行高招免考注册入学,变“重在高考”为“重在平时”,不仅在理论上更能体现高校招生的客观公正公平;在实践上,此举也能对学生产生抓平时、弃侥幸的导向作用,将莘莘学子从“三更灯火五更鸡”、“人比黄花瘦”的备考突击中解放出来。 其次,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考量”,走出了学分教育的误区怪圈。高招免考注册入学当然不等于大学门对谁都敞开、什么人都可以上大学。恰恰相反,高招免考的报名程序无一例外地须要考生提供所在高中高一至高三的三门主课成绩、特长、奖惩情况等,并须由校长签字盖章。建桥学院的报名表还分为校长推荐表和学生素质表两份,后者还须由班主任签字。可见,高招免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免考”,而是将“综合考量”、“全面发展”理念引入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人才评价标准上加大了个体综合素质和专业特长的考察,这既是对目下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本义的回归,又是对现今“歪嘴和尚”念歪素质教育“好经”的矫正,可谓深得素质教育三昧,堪称抓素质教育抓到了点子上。 再次,变素质教育“说做两张皮”为“说做一张皮”,打通了素质教育的末节瓶颈。不客气地说,素质教育口号虽然喊了多年,但不少地区仍或停留于口号层面或口号与现实脱节抑或假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层面,一言以蔽之,素质教育说做“两张皮”。究其原因,既有“不想为”的主观成因,又有“不能为”的制度擎肘。一边是素质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漂亮口号,一边是高考“自古华山一条路”的严峻现实,在以升学率为衡量教育官员业绩主要指标的背景下,继续应试教育的“识时务者”讨了巧,推出素质教育的改革创新者反而吃了亏,长此以往,请问谁还会坚信、实践“素质教育”这中听不中用的“劳什子”呢?某省重素质教育的省辖市去年高考升学率一落千丈,而该省重应试教育的“县中”却升学率遥遥领先甚至畸高,曾引发坊间媒体素质教育和“县中模式”(应度教育)的口水战。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对素质教育产生了思想困惑和信念动摇。高招免考注册入学从制度设计层面,在高考入学关口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让高考制度与日常素质教育接轨,打通了素质教育的末节出口,无疑具有普通的前瞻意义的导向价值。 表象上看,高招免考注册入学不过是个改革高招模式的技术问题,其实不然。在我看来,破冰的背后,折射的是素质教育的决心,凸现的是落实科学人才观的诚意,这难道不正是当下不少教育官员和教育工作者口惠而实不至的东西吗?(稿源:红网)(作者:陈庆贵)(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