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教育公平”破题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00:18 红网 |
一向关注教育的《中国青年报》,2月28日又推出了引人深思的新闻:该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教育资金最该投到哪儿”的调查显示,75.3%公众认为国家财政应增加教育投入,民意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依次是应试教育严重、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费用居高不下。而被教育部部长列为“最大困难”的教育投入不足问题,公众只把它排在了第五位。 公众对许多问题的反映,有时也许不完全科学准确,但,我认为在这个有关“教育资金最该投到哪儿”的调查中,公众的反映相当客观准确,甚至可以说具有极高“精密性”。它与有关权威调查结论高度吻合。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引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另,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央整个教育经费使用上,高等教育投入始终高达90%左右,而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得到的比例始终未超过1%,在2001年以后的4年间,这部分资金仍然不足300亿元,占中央教育财政总经费的比例仍然微乎其微。(详见《2004年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公众关注的几种教育问题,都很重要,均该努力加以解决。如何一一解决好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先从“教育公平”破题。就以中小学教育不公发生发展演变情况为例,从教育公平破题,就等于抓住了抑制应试教育、破解教育高收费和乱收费的牛鼻子。了解普通教育的人都知道,近十几年来的许多重点中小学校发展史,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见证史。为在自己行政区内“培育”少数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小学校,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向这少数学校实施资金倾斜的同时,还采取动用行政手段等方式为他们从辖区其他学校选调优秀教师,纵容他们进行高收费。众多家长追捧“县一中模式”现象(《中国青年报》2月18日),也是这种教育不公的典型结果之一。如不信,可以任意抽查任何一所重点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看看其学校的教师是不是挖了其他学校的墙脚,所用教育资金是不是大大高于当地同等学校的平均数,就能说明问题。 不仅如此,由政府培育的所谓重点中小学,在生源和教育信息等方面,也占有其他学校所难以攀比的优势,如高分学生由重点学校先录、教研项目优先考虑重点中学等。普通教育投入上的马太效应,加固了畸形的重点学校模式,常常让少数重点学校“吃得太多而消化不良”,许多普通学校“吃不饱”而精神不振——众多普通中小学校因自知无力与“重点”相竞争,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严重缺乏积极性,甚至无可奈何地“甘居”平庸,这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教育不公平,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现象,也是阻碍社会健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责任。教育部长周济日前表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怎么样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2月21日《京华时报》)既然如此,就应该尽快入手解决众所周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首先要迅速扼制住教育不公的发展势头,出台能充分调动所有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真正全面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实施能够开创教育公平局面的得力措施。 破解“教育不公平”,要敢于和善于先从解决“有形的问题”入手,如,下决心在师资分配上按照公平原则实施适当的调整,政策鼓励或行政安排公办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到非重点学校、到农村去任教;在教育资金的使用分配上,应切实做到校校平等、城乡平等,同时,还要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校的改造、提高工作,缩短消灭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的硬件差距;取消政府认可重点学校的制度,尽可能为所有同类学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条件,激发所有学校和和教育工作者的潜力,使各种教育资源都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实现教育公平,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并不需增加政府财力投入的负担,需要的只是政府的公正之心、公平之策。我们期待着政府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挥动她那强有力的“有形之手”!(稿源:红网)(作者:龚明义)(编辑:潇湘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