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新跨越: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实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17:27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3月3日电题: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实践

  徐战前、张乐、季明、李姬云

  干部公推公选、政务公开、裁撤庸官,近来发生在江苏、浙江、上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引起普遍关注。长江三角洲,这个在经济发展上领航全国的地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也正在进行有效的实践。

  扩大用人民主

  2004年11月11日上午,在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52名省委委员对无锡市委书记人选进行票决。经过现场唱票,42岁的杨卫泽以51票赞成当选为无锡市委书记。这在江苏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还是第一次。

  “这无疑是一次大考”,杨卫泽坦言,由全委会投票决定自己的职位,这是一种荣耀,也是巨大的压力。“我对自己当选还是有信心的,但对获得高票多少有点意外。这种来自多数人的认可是最为宝贵的资源。”

  此后不久,江苏省公推公选产生的21名省管领导干部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这次公推公选历时近两个月,参与竞争和推荐的人数多达5000人,21个职位吸引了1100多人报名,先后组织了两轮38场民主推荐,实现了在多数人中选人的初衷。一年多来,江苏已采用同样的办法选拔任用了近400名党政领导干部。

  公推公选实现了三个层次的角色转变:一是党的组织部门不再直接“摸人头”,而成为程序的制订者和执行程序的指导者、监督者。二是被选拔的干部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由被动挑选变成了主动竞选。三是党组织的用人决策权由原来的前置变成了充分执行程序后的末置。党管干部的原则被丰富为党用民主的方式、公开的程序、公正的结果来实现对干部的选拔任用。

  扩大用人上的民主,在长三角已经成为共识。江苏省把公推公选的范围扩大到省管干部,浙江省把对干部的考察延伸到八小时以外,不仅关注工作圈情况,还要充分知晓他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充分听取街坊邻里的意见。这些经验未必完善,但顺应了干部群众的希望。

  让政务更加透明

  2004年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施行。明确提出政府信息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方位地推进政府透明化。除国家机密等六类政府信息依法免予公开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都要公开,或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予以提供。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一天,列有5500多条政府信息的上海各政府部门网站的日浏览量突破百万次。信息公开头一个月,上海市民查阅最多的纸质政府信息是房产信息,紧随其后的是有关劳动和就业保障、城市规划、公安户籍管理、教育、医疗卫生、人事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信息公开已逐渐成为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久前,上海市房地局酝酿出台“期房限转”制度,但当时决策者的意见有分歧。此信息公开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大部分群众支持这项制度。房地局坚定了信心,出台了这项顺应民心的政策。

  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上海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政务工作公开、透明、程序、规范,从根本上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2004年11月20日,江苏省镇江市全面启动党务公开工作,目的是要让广大党员群众在明明白白中监督党组织的权力运行。

  先期试点的丹阳市在51个党委和21个党组中全面推行了党务公开。公开的内容共有6大项30多个子项。市里首次将基层所有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结果和廉洁自律情况通过公开栏的形式向社会曝光,同时还把决定干部升迁去留的每个操作环节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丹阳市委书记杨根林说,凡是涉及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或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密,都该公开。2004年,丹阳市的各类上访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以上,有的乡镇甚至没有上访现象。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走样、有实效,江苏省出台了政务公开配套制度,即实施公开内容的预审制、正式公布前的公示制和政务公开的评议制。并引入考核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搞虚假公开、蒙蔽群众,造成恶劣影响的,直接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让平庸干部混不下去

  官员评价问责体制,将公仆的所作所为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南京是江苏省第一个开展“万人评议机关作风”活动的城市。3年来,因群众评议和组织考察不合格,已有2名局长被免职;因群众意见较大,在市级机关考核中排序靠后,有12名局长被诫勉谈话。群众说,今后谁要再将老百姓的事不当回事儿,我们就有权罢免他!

  在2001年“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中排在末位、局长受到处分的南京市政公用局,大力实施“十件实事”工程,一年后群众满意度提升了12个百分点。在2002年评议活动中排名靠后的南京市房管局,2003年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说:“当前要从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看待机关作风建设问题,要把好的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群众评议机关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淘汰干部,而是教育干部、鞭策干部,从而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让百姓得实惠。”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