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49”,我们怎样走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2:47 人民网-华东新闻

  田晓玲

  “改变我们生活的纳米”、“基因工程”、“昆虫与仿生”,这些前沿科技本是大学里的研究课题,今天却走进了上海高中的课堂。上海是全国率先实施“2049计划”的试点城市,而这些内容仅是“2049项目”投入使用的第一、二批21个专题资料包中的一小部分。资料包由科学家编写,内容涵盖了21个不同的自然学科。

  上海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陈红副部长介绍,目前,第三批资料包正在编撰中,预计今年9月份也将进入课堂,今年年底学科数量会增加到40个。“我们希望最后能有100个以上的学科让同学自由选择。”

  青少年是远大的2049项目实施推广的第一个切入口,但是要让科学完全进入课堂,真正缩短从科学到教育的距离,却远不是增加可供选择的学科数量可以做到的。

  师资不足内容太深

  科学和中学课堂有距离

  向明中学是“2049项目”开展较早的学校,该校几任校长对科学教育都比较重视,因而开展试点的基础比较好。早在2049项目第一批资料包下发之前,向明中学就已经有相关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的社团协会,也有专门的学科负责老师。以这些社团协会为基础,学校在第一批10个专题中挑选了纳米、环境、基因以及竞争与风险决策的数学模型等开设了课程。主要参与学习的高一学生可以在这四门课中自由选择,从面上看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课程结束后,每个同学都申报课题,相关老师对一些课题再进行竞赛辅导,使一批优秀的科技学生脱颖而出。

  但是,这些科技前沿资料包要投入高中使用,该校“2049项目”负责人冯强老师也承认,即使在向明中学科技特色明显的环境下,师资的学术背景仍不够。“2049项目”的每一节课,相关老师都要用半周以上的时间进行备课。从参加科技教师培训活动开始,这些老师每天的工作量就是超负荷。由于编撰资料包的专家对高中教育的现状了解甚少,资料包的内容理论知识较多,又十分抽象,如果仅仅将里面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室里放一遍,学生是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而且有些脱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自己消化以后才能教授学生。

  其次,冯强老师认为,资料包尽管涵盖了很多不同的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大学专业的分类和高中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些课题集中在生物、化学、地理方面,而在高中学校,这些学科的教师恰恰是最少的。举个例子来说,向明中学一共有4个生物老师,一个兼任行政工作,一个是高三教研组长,都不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参与2049项目,剩下两个老师全部投入仍然不够。所以科技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缺一不可。

  这学期刚刚投入使用的第二期资料包一共有10个专题,冯老师说,学校就要派出10名老师来参加科技教师的培训,有些专题还是跨学科的,比如对抗细菌的武器———抗菌药物,分类就不是很明显,搞不懂到底是派生物老师好呢,还是派化学老师好。

  校长兴趣决定试点与否

  科技教育两重山

  把科学引入高中课堂,这本是件好事,因为学生可以多学知识。但事实是,选择试点学校并不轻松。上海科协普及部部长赵卫健说,目前只能根据教育局的领导、学校的校长是否真正对项目感兴趣来确定试点学校。

  在实际发展中,每个学校的情况又都不一样,有些学校的领导重视,学生和老师都能积极投入,但有的学校只能把这些专题的讲授当作科普讲座,效果就不是太好。有些老师也提出,现在的教学目标都不明确,认识上就有差异,到底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是仅仅了解科普知识?

  还有,理论知识可以全体同学一起听,但到了关键的实践阶段,一些实验设计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就无法完成。大多数学校考虑成本问题,实验阶段就只能是照顾要参加竞赛的少部分同学了。

  专业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

  认识理解有误区

  2003年2月上海正式启动2049项目以来,社会科技资源进入课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有包括浦东新区气象局、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有限公司等27个从事专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社会实践基地,编撰资料包的专家有来自61个专业科学协会的200多人。

  但是,2049项目的着眼点并不仅在于学校和课堂,青少年工作只是一部分人群的工作,如果将整个项目针对的人群推广到全体中国公民,让他们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那要走的路还很长。

  赵卫健认为,实施2049项目最大的障碍还在于认识上的问题。首先,对于2049年这个时间来说,大多数人觉得离得太远、太久,没有一种紧迫感,也不能获得眼前利益,所以不愿去做。其次,对“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很重要的素质”的认识不够,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或者认为学文的人会一点理科、学理的人懂一点社会科学就算是素质高了。

  “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误区就更大了。可以说90%的人把知识等同于科学文化,认为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就是科学文化素质高的表现。其实,我们所指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公众对大量信息的吸收,对科学文化的兴趣和态度,以及不断吸收新知识的生活方式。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具有探究问题的方法,在自然和社会中自觉地发现问题。”

  作为全国的试点城市,上海实施2049计划遇到难题是正常的。由此可见,从上海的试点学校出发,推广到上海乃至全国所有的学校,然后再向其他人群拓展,无论这些工作是否同步进行,其要经历的漫长过程,恐怕并不是时间可以度量的。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04日 第三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