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雷锋”应吻合新的时代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4:26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3月5日,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日又到了,各地的“学雷锋创新”也在如期展开。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近年来,“学雷锋”的神圣性已经不断被一些庸俗化和形式化的东西所消解,如曾有孤寡老人在3月5日一天之内几次三番被人“做好事”送去洗澡,洗出病来,平时却乏人问津孤苦无助。

  笔者觉得,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在于传统的“学雷锋”理念和动员形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人的行为方式。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共理性,传统的“学雷锋”动员亟须实现与现代公民社会和谐对接。

  如何实现和谐对接?即将公民社会的理念嵌入到“学雷锋”中,以“常态的组织”取代“非常态的节日”,以更宽广的人文情怀扩展“雷锋精神”的内涵。

  目前的社会为什么需要雷锋?因为社会上许多人需要帮助,为什么社会上的人需要帮助呢?这与政府和市场的部分缺位有关。在目前而言,政府之手不可能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挥洒阳光和雨露,市场由于停留在“利益最大化”的势利中,也会无视许多弱者的冷暖和穷人的苦痛。当然,雷锋每次行善时从未想到过什么政府和市场,他只是源于内在的道德驱动。

  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或许能够帮我们找到“学雷锋”与目前现状的衔接点。

  许多发达国家解决这个问题时采用的一个办法是:寻找第三种力量,发展第三部门,也叫非营利部门或志愿性部门,如义工组织等。这些部门具有不同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的特征,即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集体性等。如慈善组织、生态组织、孤儿救助组织、残疾人援助组织、女权协会等。这些组织担当的也是“雷锋”的道德责任,不过这种依靠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行善助人,更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行为理性,而且突破了“点对点”的帮助,是“面对点”和“面对面”的帮助,突破了简单的“生活和钱财救助”方式,将其扩展为“生存救助”。

  对时下的中国社会来讲,大力发展这种第三部门,培育“义工组织”和“志愿者组织”,是更务实、更理性、更贴近时代的选择。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