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童谣伴我快乐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5:05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北京好,北京好,名胜古迹真不少。故宫天坛颐和园,古都文化显奇妙”。每天下课的铃声一响,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团结小学的孩子们就会兴致勃勃地跑到操场上和着音乐一边吟唱新童谣;一边跳绳、跳皮筋、滚铁环、踢毽子。

  走进京城的小学校,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队活动、课堂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孩子们吟唱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新童谣———新学期伊始,北京市1600所小学的80万小学生,还有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近30万人,人人喜获一本《新童谣》。

  近年来,有些“灰色童谣”在校园流传。一项调查发现,小学4年级以下,有28%的孩子传唱过“灰色童谣”;初中阶段,有100%的学生传唱过“灰色童谣”。有68%的家长和老师认为:缺乏健康童谣是“灰色童谣”流行的主要原因。

  2004年6月,北京市开展新童谣征集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征集到童谣19436首。投稿者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者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3岁。经过精心筛选,挑出300首优秀作品编辑成《新童谣》小学生精选本及幼儿精选本,还配套出版了一本《传统童谣》。北京的一些小学校还将琅琅上口的童谣编成皮筋舞边唱边跳,激发孩子们传唱新童谣的兴趣。

  如今在北京,吟唱新童谣、创编新童谣已成为颇受京城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美好的童谣正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教学楼,真热闹;杨柳青青花儿俏。同学们,蹦又跳;讲文明,懂礼貌。见老师,问声好;见同学,问声早。爱环境,出新招;校园美,齐欢笑。”这首由小学生自己编写的童谣,已经成了教孩子懂礼貌讲礼仪的德育歌。

  北京市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小特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童谣课”,由专职老师授课。老师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形式引导同学们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创编童谣。学校编辑了“童谣伴童年”等教材。教材中60%的作品是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创作的。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通过专门创设的网络让同学们传唱童谣,开展童谣征集活动。同学们创作出许多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有时代感的现代新童谣并踊跃投稿。

  一首好的童谣就像是一座和孩子们心灵沟通的桥。吟唱和创编新童谣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拉近家长与孩子们的距离———创编新童谣活动创造了一种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方式。已经创编了5首童谣的3年级同学史文豪说:“在创编和传唱童谣过程中,我长了不少知识,童谣内容总在提醒我要注意日常的行为习惯。”家长刘霞也很惊讶:“我欣喜地发现新童谣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今年6月,北京市还将在全市小学中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次新童谣诵读比赛;一次“我与新童谣”征文活动;一次新童谣绘画;一次FLASH制作;一次以礼仪教育和迎奥运为内容的新童谣创作。北京电视台还将精选10~20首优秀童谣拍成MTV,在少儿频道中播出。

  作者:记者 马北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