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体育抒写传奇人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7:0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言午
体育抒写传奇人生(图)
  3月1日清晨,北京城又飘起了雪花。心中一凉,和魏老约好了八点半进行采访,该不会因为天气的影响有什么变化吧。在寸土寸金的朝外大街上,魏老办公的那幢小楼虽然不及对面的丰联广场气派奢华,但“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字招牌却依然醒目。

  出乎意料的是,魏老已经在办公室里静候了,他正翻看一本《商业时代周刊》。公司里悄无声息,员工们要九点才来上班。“我每天都第一个到公司,早晨安静电话少,正好可以看看书报,想想问题。”魏老躬身相迎,年近七旬的他已有些微微驼背,但高大瘦长的身材还是立刻就令人联想到他与某种体育运动的渊源。

  “没错,我是排球运动员出身。”接受过无数次采访的魏老,笑呵呵地讲起他鲜为人知的经历。

  早袁伟民两年进江苏男排

  “我在南京大学读的是法国文学专业,但因为排球打得好,从1955年到1957年曾在江苏男排效力。我和袁伟民都师从一个教练,我比他进队还早,算是他的师兄了吧。”魏老颇为得意地回忆着。

  多才多艺的魏纪中在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不得不面对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好一段时间我很犹豫,到底是搞文学还是搞体育呢?当时国家体委的负责人点名要我,因为那时体委里面高学历的人不多,大学生非常稀罕。”最终,体委的热忱打动了魏纪中,1958年22岁的魏纪中来到了北京,走进了国家体委,一干就是整整40年。

  “本来我是被分配到排球科,可是体委领导看我法文好,就把我调到了国际司。”魏老的记忆力简直惊人,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他报到的日子,领导找他谈话的日子。

  拆不散的“体育姻缘”

  “我和体育的缘分,看来是命中注定,拆都拆不散的。”魏老说,在体委这些年里有几次机会他都差点改行。“1964年,担负对外宣传任务的北京周报创刊需要法文编辑,当时的负责人廖承志打听到我是学法文出身,想把我调过去,但体委没批。还有一次是在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总编严文井想调我过去做编辑,主要是翻译萨特的一些著作。那时国外各种理论思潮都被介绍到国内,翻译人才奇缺,我也很动心,都打好了请调报告。可是,禁不住当时体委主任李梦华的一再挽留,我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也难怪,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体育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极为狭窄,搞体育外事工作的魏纪中自然难有用武之地。

  “当时我们和国际奥委会对着干,跟他们‘打架’。后来小平同志指示说和国际奥委会对抗是不明智的,应当积极谋求进入奥运大家庭。”于是,国家体委与国际奥委会开始了漫长的谈判过程。作为三名谈判者之一的魏纪中找到了正忙于竞选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萨马兰奇表示愿意帮助中国进入奥运大家庭,并希望他竞选主席的时候,中国可以给予支持。

  1980年,萨马兰奇在莫斯科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了实现承诺,魏纪中来到萨马兰奇身边。“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跑跑腿,做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萨马兰奇到现在还记得那段历史,后来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1984年,中国代表团终于登上了久违的奥运舞台,魏纪中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这一年他已年近半百。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魏纪中也越来越忙碌。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执委、亚洲排球联合会主席、国际排球联合会第一副主席等等。众多的头衔展示着魏老在国内外体坛的深远影响。

  烟厂后裔重操旧业

  1997年10月,61岁的魏纪中离开了体委。他没有赋闲在家,而是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以一个青年人的激情投身于一个全新的行业———他出任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虽说是董事长,可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那时候国内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体育产业呀。”魏老说,“当时国家体委决定把一些效益好的三产企业组成一个股份公司上市。伍绍祖主任坚持让我来挑这个担子。因为他了解到我父亲以前在上海开过烟厂做过生意,于是就断定我一定也有会赚钱的遗传细胞。是不是典型的血统论?”魏老呵呵笑了起来。

  论起生意经,魏老倒是先讲了一段“土包子”的经历。“那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徐寅生、我和当时的计划司司长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发财小组,跟我们第一个打交道的是阿迪达斯。当时阿迪提出给体委一批运动服装,但要让他们在体育场馆里放一些广告牌。我们特高兴,很爽快就答应了。那时候根本没有广告的概念,不知道应该向阿迪收费,吃了大亏还以为自己得了便宜,是不是很土?”说到这里,魏老哈哈大笑起来。

  如今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稳步走过7个年头,其资产已经从刚刚上市时的2亿元上升到现在的30亿元。

  不过采访中,魏老谈得更多的不是制胜之道,而是失败的教训。

  “我们投资的西安中体广场,就是一个失误。我们曾天真地以为建立一个大而全的健身广场会刺激人们的体育消费,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正是“中体广场”模式的失败,才促使魏纪中和他的同事们改变了思路,提出了“让运动就在家门口”的新理念,正是以这种理念为依托,中体产业开发的“奥林匹克花园”地产项目大获成功。“奥林匹克花园”也成为中国地产界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全国在建的“奥园”项目已经达到32个。

  就在无数人对2008北京奥运会蕴涵的商机充满无限遐想的时候,作为中国体育产业排头兵的中体公司却十分清醒。“以中体公司现在的实力,我们还无法跟国外财力雄厚的集团竞争如奥运场馆建设这样的大买卖。”魏老的话语非常坦诚,“但是,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作为。比如可以参与奥运会后各场馆的经营和管理。现在我们正在向其他奥运主办国取经,也在招募这方面的人才。”

  望着这位头发花白而精神矍铄的长者,心中充满无限敬意。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见证者与贡献者,眼前的魏老简直就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大典,岂是一次短暂的访谈可以尽阅。法国文学熏陶出的浪漫情怀与体育赛场锤炼出的挑战欲望使得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在书写传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3月04日 第九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