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会人士关注的一个数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9:04 东方网

  两会人士关注的一个数据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建平 2005年3月4日 9:3

  百姓议案

  请您留言

  2936元,这是在全国“两会”上受到关注的一个数据,指的是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它比去年的2622元提高了314元,是近10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个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按惯例在全国“两会”召开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如果以上海居民中的中等收入来比照,那么,上海大部分人的人均年收入可能超过2936元的10倍以上吧?另外,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422元。如果上海人把这两个数据和自己的年收入比照一下,就可很快明白在全国背景下自己的收入状况处于何等水平?这个简单的比照对我们了解国情和认知全局都很有帮助。

  这2936元,还只是个平均数。还有好多农民的收入在这个平均数以下。而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2004年年末,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按照人均纯收入669元——924元的标准,我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还有4977万人。之所以从2936元引伸出上述这些数据,是因为从全局看,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先富起来的沿海城市里的人们了解,为什么当下许多有识之士和各级“两会”人士在讨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时都对如何有效地防止收入分配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表示出极大的关注。如今,在有些地方,60多万元的年收入也不算高,但和上面提到的还有2610万农民的年收入在668元以下相比,岂不相差千倍之大吗?由此而想开去,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什么每年都要化大力气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就政府来说,既要考虑到农民的增收,也要惠及城市里低收入群体的收益,还要调节好社会上诸多方面之间的平衡。应该说,和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不同的是,他们的收入直接来源于自己创造的财富,他们的劳动成果直接关系到他们收入的多少。而对相当数量的国家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其收入是由各级财政支付的,其收入水平已很大地超过了工人和农民,其中,确有好多好多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优秀者,但如今也确有些人对钱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工作的投入,一股攀比收入的浮躁之风和三句话不离钱的歪风正在有些地方弥漫开来,这是十分有害的。若对这些人进行考试,他们很可能回答不出当今农民和工人的年均收入是多少?因为他们盯在金钱上的眼光总是在向上转动,总是和收入高的人攀比的。他们昏昏然地搞不清楚其已有收入从全国来看处于何等水平却还常常“狮子大开口”。

  这种在“钱”字上攀比的浮躁之风,除了和国内的同业中的高收入比,还和外国同业相比。近日看到一位体育界前辈写的文章,说如今我国奥运冠军从国家体委、从家乡、从企业三者加起来一般都可拿到20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的奖励,可有的人还不满足,动辄美国的奥运冠军可拿多少多少钱,可他们或是忘掉了或是无知于中美两国的国情,人家的国家经济总量和工人农民的平均收入是多少?我们这儿是多少?如果他们知道了本文在前面提到的那些数据,或许有助于他们头脑的清醒。如果说,有中国的奥运冠军在攀比美国奥运冠军的收入,同样,有些中国的影视明星动辄人家好来坞演员拍一部片子可收入多少多少美金,这种攀比也同样出于无知。如此向外攀比的,也许还不仅仅是某些运动员和影视明星。因此,本文就2936元这个数据引发的这些联想,也许不是无的放矢吧?

  百姓议案

  请您留言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