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律师世家争夺亲儿子 中国女人在美国的漫长噩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16:11 新华网

  熊晶的“夺子”故事延续了四年多,对她来说这是漫长的噩梦,而在美国她也因此成为新闻人物。

  尽管纽约的律师团在最近作出决定,要到更高的司法机构为她争夺儿子的抚养权,但显然,一切还遥遥无期。

  这个被普遍同情的女人,几乎接近崩溃边缘。作为母亲,她已经两年没见过儿子一眼——连照片也没有一张。法官驳回了熊晶探视儿子的请求,前夫的妹妹带走了他,此后下落不明。记忆里关于儿子的最后印象,是两年前熊晶带着他“逃亡”到温哥华,在机场被捕时,儿子瞪大眼睛问妈妈我可不可以玩手推车。之后就被警察带走,与母亲失去哪怕只言片语的联系。

  这足以让每个曾怀胎十月的母亲心碎。熊晶曾为此整日地哭,不受控制地在人前流泪,她焦虑紧张,精神脆弱。她的朋友对记者说,跟熊晶讲话要特别小心,再不能刺激她了。他们都很忧虑,失去了孩子的母亲,究竟还能支撑多久?

  这场关于儿子争取权的噩梦,开始于四年前,“对手”是她的前夫,美国律师凯利。而故事的起初,却是以浪漫的形态开始的:一个婚姻遭受挫败的中国女人,认识了一个风度翩翩,职业体面的律师。如闪电般,两人开始了一场跨文化、跨种族的婚恋。

  然而这场浪漫只延续了两年,熊晶开始洞察到丈夫那些难以忍受的恶习:酗酒,嫖妓,暴力倾向。他们开始争吵,感情直转而下。第一次总爆发是在儿子毛毛出生的第十天,两人大打的出手,一个被打出了鼻血,一个声称被花瓶“砸破了头”。

  这次争吵以警察的扣押为结束。才十天大的毛毛由法官交给了熊晶的母亲邢美玲照看。不幸在几个月后正式上演:熊晶拒绝跟再次召妓的丈夫上床,被丈夫用枪指着头实施了“婚内强奸”,她报警,而其结果是,儿子被纽约儿童局带离这个“吵闹”甚至“危险”的家庭。

  凯利因暴力被拘押,但他作证说,熊晶“行为失常”,“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失去理智”,法官因此判定,作为母亲的熊晶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临时监护权判给了凯利的妹妹,也是律师的希勒。

  这一次错位导致了熊晶后来的若干痛苦。她自此不能自由地跟孩子见面,她像“周渔的火车”那样,每周坐一个多小时火车到希勒家,享受三小时被监视的与儿子相聚的时光。

  然而,熊晶始终不能接受自己作为母亲被剥夺养育权利的事实,2001年6月的一天,她利用一次不被监视的探访,带着孩子逃回了中国。她没想到,这个目的简单的“爱的叛逃”,却简直犯了弥天大罪。对美国警方来说,这不是一个母亲带走自己孩子那么简单的事,而是犯罪——一个没有法理监管权的女人,拐走了一个儿童。

  这个美国快递公司的前程序员,因此“一举成名”。她成了各大主流英文媒体要闻版的“明星”——她和儿子的照片随处可见。她被描述成一个处心积虑的女人,靠跟美国丈夫结婚而取得美国国籍。而据熊晶母亲的介绍,熊晶早在认识凯利之前三年,便已转为美国公民。她同样也被看作一个“行为具有攻击性和暴力倾向”、“不可理喻”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刚好拐走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足以让热衷于儿童保护的主流社会震动,谴责熊晶的“不法行为”。凯利则在电视台声泪俱下地控诉熊晶“有精神病”,“儿子打翻牛奶她也会暴跳如雷”。就这样,熊晶不仅成为“国际通缉要犯”,而且在美国媒体和主流社会失分。没有人理解一个中国母亲的感情,她“背叛”的是整个美国司法体系。这是后来熊晶完全失去监护权的原因之一。

  熊晶和毛毛隐居上海,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平和安宁的日子。2002年底,凯利突然因癌症去世,熊晶考虑再三,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孩子的监护人,于是带着孩子返回美国。在加拿大转机时,她被捕了。一年后,她拿着在狱中给儿子织的蓝色毯子,走出纽约州威彻斯特郡监狱时,流着眼泪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我的儿子……我渴望把他长久抱在我的怀里。”

  然而,直到今天,熊晶还没见过孩子一眼。姑姑希勒把毛毛藏起来了。她面对的不仅是像她前夫那样精通法律的律师世家,还有对她失去了信任的美国司法机构。

  美国的司法机构向来在保护儿童权益问题上不遗余力,儿童被看作社会的资产而不是父母的专属品。他们对孩子的保护,一切基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而非中国传统中不可替代的血缘。所以,许多严苛条文在传统中国人的眼中,几乎不可思议。比如12岁以下的孩子独自过马路,父母会被控违法。如果父母失业,且家庭不和,也可能导致他们失去抚养子女的资格。

  “东西文化的不同,让熊晶处理问题时有不恰当的地方,比如,没经过监护人同意把孩子带走。”一位长期跟踪报道熊晶案的记者评价说。他们也很同情熊晶的遭遇,但这已不是“惨不惨的问题,而有很多法律问题,比较不容易说,不能基于感情来简单判定。”

  然而,纽约华人界依旧给了熊晶尽可能多的支持。他们组织专门机构,为熊晶筹款,做咨询,争取一些官员的同情。中国领事馆曾在2001年9月给美国国务院写信,抗议对熊晶的不公正对待。记者多次致电熊晶,但都没得到答复。电话那头,是无尽的默然。(来源:南方周末)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