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发言(摘编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04:5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凝聚一切创造和谐的力量

  周伯华(湖南)

  结合湖南实际,以改革、发展促和谐,以公平、稳定保和谐,调动一切创造和谐的积极因素,凝聚一切创造和谐的力量,共同创建和谐湖南,需要主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是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入手,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努力办好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二是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湘西开发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和谐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五是努力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政府转型是关键。要重点加强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需法治保障

  尤仁(内蒙古)

  和谐社会的形成,有赖于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在现代文明中,法治追求的价值准则和最终目标是社会和谐。我们党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所依赖的就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

  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要通过加强立法,进一步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法律实施的监督,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人大要进一步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工作机制,把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愿作为工作的基础。

  解决农村的共性问题

  李达球(广西)

  农业是弱质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民利益能否实现,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将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

  构建和谐乡村,就要抓住重点,解决农村出现的突出矛盾。就目前农村实际情况看,有几个带共性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为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即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困难农民织起一张安全网,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农村教育,要为低收入农民的子女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打造平安农村,要努力构建长效的社会治安防治体系,并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问题

  余斌(四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要增强发展能力,解决“民穷”的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努力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要关注民生,解决“民愁”的问题。今年,我们四川眉山市筹集了618万元资金,很快就会结束508户残疾人无房户无房的历史,农村草房户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三要改进方法,解决“民怨”的问题。当前,在征地拆迁、移民搬迁、企业转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要准确掌握群众的诉求,做到政策宣传到位、兑现到位,把一切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要打防结合,解决“民怕”的问题。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有针对性地开展“两抢”、“两盗”专项斗争,为人民群众创造宁静的环境。

  五要加快城市建设,解决“民乐”的问题。要树立好城市的品牌,提升城市的形象,加快各类城市公益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净化治安环境

  宋清晖(黑龙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责任重大。

  肇东市是一个地域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县级城市。近几年来,社会治安环境的好转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公安机关对治安工作的认识有了提高,逐步从管理转向服务,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的观念转变。二是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脚踏实地构筑城乡防范体系。近两年,他们根据社会治安变化需要,在农村推出了新型的治安防范责任制,在城区推行了“夜班警察制”,下沉警力,坚持把1/3的警力投放在夜间工作,全市800多警力,每晚保证有近300人工作在一线。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意识越来越浓。市委重新审视了今后农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任务,把抓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列为主要内容,硬性指标,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理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

  王守祯(山西)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产业。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的消费构成中占2/3以上。预计到2020年,国内煤炭需求还将有较大增长。

  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几经变化,目前已没有职能统一、事权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行业管理被严重弱化,许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情况也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家,行业发展缺乏统筹考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鉴于此,必须从体制上解决煤炭行业发展的问题。

  建议尽快组建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协调煤炭经济运行,研究制定煤炭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解决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负责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并实施煤炭资源利用开发标准及规划。

  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孙兆学(山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认识上应注意避免两个误区。

  一是以产业链替代循环经济。一些企业把产业上下游的延伸扩展当作循环经济,这是不对的。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发展收益。二是把循环经济看作是单纯经济问题。循环经济不仅涉及生产过程,更与人们的消费、日常生活相关;不仅需要经济法律手段,更要通过道德、文化建设来保证。总之,我认为,仅靠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要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舆论等多种手段,才能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推进。

  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王训智(河南)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有效实现循环经济,我建议:

  一是以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对重点排污企业开展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二是用3至5年左右的时间,催生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三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理论,构建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高效耦合系统,做到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减量化。还有是在城市规划、总体设计和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特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

  资源型城市要走协调发展之路

  李忠金(安徽)

  今年继续实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方针。这既符合全国的实际,也完全符合我们地方的实际。

  安徽淮北市是资源型的煤炭城市,我们要立足现实,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从资源、环境、产业资源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选择发展方向,做大优势产业;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以效益优先为原则,在做大中做优结构,在做精中壮大规模,在做强中提升实力。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煤电化发展与环境保护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的统一。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质量,使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同时逐步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绿化为基础、水体景观为核心、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生态城市。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周耀庭(江苏)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已经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经济学中,制造行业有一条“微笑曲线”,产业链上游研究开发和原料零件以及下游营销售后服务等利润相对较大。这样两端高中间低的一段曲线,恰似微笑的嘴巴。因此,技术、产品研发和网络渠道、品牌推广两个环节,必须引起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的足够重视,因为这是改变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厂命运的唯一途径。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走专利和品牌之路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

  王荣(江苏)

  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合理利用外资,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这对于我们做好对外开放工作指导意义极大。

  苏州市去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增长57.2%,占全国总量近10%,利用外资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新的年度,我们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提升外贸出口水平上下功夫。加大一般贸易出口力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提高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比重;在提升利用外资水平上下功夫。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加注重引资质量,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土地需求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项目;在提升外向型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引导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民企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在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上下功夫。推进体制创新,使开发区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先进技术的密集区、制度创新的先进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许金和(福建)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同时,建议把建设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全国区域发展布局,这对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共同繁荣极其重要。

  莆田与台湾有地缘近、史缘久、血缘亲、文缘同、商缘广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台商在莆田投资多,全市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397家,并呈现投资行业多元化和长期化的特点。这一切都为把湄洲岛建设成两岸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妈祖文化对台湾同胞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湄洲岛建设成两岸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基地,对促进对台交流,发展两岸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宏观调控富了农村

  杨玉学(贵州)

  宏观调控政策,优化了工业。我们按照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实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优先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市场好、环保达标的骨干企业生产用电。通过电力供应这一杠杆,有效地压缩、淘汰过剩的低水平生产能力。

  宏观调控政策,富了农村。国家把支农放在首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实行“两减免”、“三补贴”,农民负担减轻了,心气更足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我们贵州铜仁地区农民人均不足半亩的耕地得到了保护。

  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我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80%的县和乡镇实现“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1.5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

  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瓶颈

  郎庆田(山东)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充分利用资源的节约型经济,投入小,消耗少,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损失浪费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道路,就难以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新矿集团加强了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煤矸石用来发电、生产水泥、制砖,煤炭气化、煤气发电,实现矿井水综合利用,这些项目都形成了产业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新汶矿区资源开发与生态恢复工程”成为全国生态示范点。

  能源也应宏观调控

  袁世臻(河北)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如果能源问题解决不好,必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抓紧制定能源专项规划,我理解专项规划就是要把行业门槛和行业规范制定出来,把各个行业的节能降耗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消耗能源和节约能源是当前经济建设重要的课题,只有把能源节约好,经济才能运行得更好,企业成本才能更低,竞争力才能更强。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号召节约、节能还不够,还应该把能源列入国家宏观调控范围之内,在行业准入问题上,加入能源的消耗考核非常必要。比如,河北省内钢铁行业消耗能源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企业炼1吨铁需要300多公斤焦炭,而有些小企业需要800公斤左右的焦炭。我国的能源消耗和国外相比也相差4至5倍。这就说明在能源节约上大有文章可做。

  要重视国情教育

  费斐(香港)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是广大贫困学生的福音。

  我认为,除了教育经费问题,一些地方对国情教育的忽视也让人忧虑。国内一些大学,硬件往往一流,校领导谈起论文获奖情况如数家珍,可是让他介绍一下国情教育的情况,就说不出话来了。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国家、民族缺乏责任感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很刻苦,分秒必争,但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出国留学。这样下去,非常可怕。香港推行国情教育的工作做得不错,由教育统筹局负责,除了课堂教育外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内地游学。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正在探索多种有效方式,让学生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热爱香港。内地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高翔(黑龙江)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高低,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要积极发展和大力扶持农民组织。要围绕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或项目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协会,支持农民自己做主、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要按农民组织自身发展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要引导他们上对市场下联农户,减少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建议国家尽快制订和出台《中介组织管理法》等法规。

  要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要抓紧在城市建立起保护农民利益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还要建立起征地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医疗卫生等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组织领导骨干的培训。

  要发展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农村各级组织,要凭借比较优势发展农村企业,通过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龙头企业,通过构建农村发展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政策还要向农民倾斜

  吴仕明(澳门)

  我们澳门同胞素有爱国爱澳传统,对祖国内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向非常关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低、负担重。我们在内地视察时了解到,很多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农闲时还要外出打工,这样辛苦,孩子上学的学费还是拿不出来。孩子不能受教育,农村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加重了“三农”问题的恶性循环。“三农”问题不解决,谈全体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现实的。政府此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但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政府政策应进一步向农民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杨文成(天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我认为,今后主要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府要搞好服务。全面贯彻党在农业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多给农业一些支持。既要向农民推广和传播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又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降低经营的成本。

  二是要继续加大投入。政府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积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三是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中,应合理确立集镇的定位,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经济适用房和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四是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城乡合作医疗立法

  黄坤明(浙江)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地方政府的财力明显增强,富裕起来的群众格外珍视健康,应构建规范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使公共财政的“阳光”平等普照城乡居民。

  从2002年开始,国家已把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解决农民医疗保障的有效途径。目前,浙江省等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的参保率已达70%以上,但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则差距很大,整体发展不平衡,而且在许多地方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希望尽快出台有关城乡合作医疗的法律法规,以加快立法进一步规范筹资渠道,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完善基金的运行。通过构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城乡医疗保障尤其是农民医疗保障的投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同时进一步引导社会关注和支持合作医疗,引导个人对明天的健康负责;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为新型城乡合作医疗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

  李继开(四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弱质”状况、超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造成了农业风险机制的脆弱性,使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处在一种极度的不确定状态。

  农业科技、农业投入、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的农业保险更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因此建议政府更加重视农业保险问题,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用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职能作用。同时,要重视解决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风险问题,特别是农业保险亏损“无人补贴”的问题。

  总之,加快制定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法》,对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事业,对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07日 第七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