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规模经济到产业集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05:4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三农”问题,是安徽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规模经营密切相关。我们对加拿大农业的初步考察,受到了一些启示。

  一个国家、地区是否发达,就看农业人口即农业劳动生产力占人口的比例。加拿大在1981年有50%人从事农业,现在只有5%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我省约60%~70%)。我们调研了一户家庭牧场,面积为300英亩(1800亩),有1/2的土地种牧草,1/2的土地种玉米和大豆,共饲养160头奶牛,平均产奶11700公斤,年纯收入为10万加元。农场雇佣了2名农工,常年只有农场主他们3人劳动,种地、收割、饲喂、清除垃圾等完全机械作业。据了解,加拿大的农场一般都有200英亩以上的规模,相当于我国的1200亩,也是2~3人经营,其规模经济水平很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极强,因而使该国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从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都必然走上规模经营道路。从价值规律和各国发展的自然规律看:劳动密集型农业的提法并非完全可取,如日本就确定了农户最小面积的限制;美国和欧盟也相继制定法律,只允许土地单系继承,防止面积变小。现在我们需要因势利导,在农业责任制基础上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安徽的趋势已然可见,应该及时推进。2003年度受全国表彰的安徽省48个种粮大户耕种面积都有千亩以上,收入几十万元,局部地解决了当地的“三农”问题。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土地有序流转势在必行。农业责任制30年不变,是指基本制度不变,并不意味着具体经营方式不变,应当允许土地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当然,这里要听基层的意见,顺应群众的自愿。二是必须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原则,扩大在农村的覆盖面,提倡和鼓励“以土地换社保”,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投入,形成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代耕地而成为农民的最后和最可靠的生存保障。社会保障与土地规模经营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与此相联系的是,推进农业规模经济必然要“排挤”劳动力,这就需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仅仅向城市和外地的“候鸟式”劳务输出(安徽超过800万人),这种转移还不彻底,还不能根本改变安徽农村面貌。因此,农民必然向二、三产转移,而发展产业集群是依赖群众创造性的自主发展道路。现在安徽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产业集群发展不足:二、三产业占家庭总收入40%以上的仅占17.22%,而靠外出打工占家庭总收入40%以上的却达到1/3左右。这与沿海地区农民的从业结构和收入结构存在相当区别,差距就在二、三产业及其产业集群上。政府应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动安徽农村非农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在市场经济国家里产生具有普遍性,加拿大有,美国也有。产业集群特点是具有外向性,即产业集群一般向区域外卖出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具有集中性,即集群内的雇工更为集中,专业化程度更高,形成一个专业区域;产业间的互相依赖性,即产业集群内部有较系统的分工协作体系,通过供求链互相依赖;区域快速增长性,产业集群相比布局分散的产业一般都快速增长。此外,产业集群是个协作活动的统一体,其优势是共享信息、共同学习、共同市场、共同购买、共同生产和共建基础设施,因而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出现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一是反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聚形成后,显著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地位。中西部地区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聚,通过产业集群路径来培育增长极。第二是反单纯城市工业化理论。工业化不是单纯城市工业化,把工业化看成是纯粹城市工业化的观点是片面的,忽视农村工业化、不发展县和县以下地域的工业,只会强化和扩大城乡二元结构。

  产业集群的产生有其规律,这就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由市场主导发展。有资料称:不论在广东,还是在浙江,产业集聚事先都没有计划和规划,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安徽要推进产业集聚,也必须尊重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自主创造性。政府在其间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顺势而为,创造好的外部环境。浙江几个成功的大市场,都是先有自发性市场出现,并达到相当规模,然后政府引导,加以规范和提高。在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形成的机制,是理解产业集聚现象的关键所在。戴培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