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批判学派新闻传播方法演进的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1:15 人民网

  【内容提要】启蒙运动后,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确立了“理性”原则。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却越来越“异化”,技术主义取得统治地位。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后资本主义,或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本文首先揭示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现实批判,然后分析其思想批判,探讨理性精神演进为工具理性的过程,以及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理性。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为新闻传播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传媒产业适应消费主义的潮流,成为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最后分析欧洲学者以语言批判为基本手段,进行现实批判。

  【关键词】

  批判 理性 马克思主义 技术主义

  一

  人是理性的动物,即人被理性所规定。而现代技术,即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恶性膨胀,出现了技术主义。上帝死后,技术成为新“神”。一方面,随着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的肢体随之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说,人的身体的作用在技术里已经逐步丧失其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信息革命浪潮中,人不仅将自己的身体,而且将自己的思维、智力也转让给技术。技术改变了人和人的思想。现代原子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突显出技术改变整个世界。克隆技术将使人自己成为真正的上帝,按照自己形象造人。

  批判首先是一种现实批判。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本主义,以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批判的角度,从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入手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马尔库塞使用“单向度”一词来说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通过标准化的大规模的商品复制,创造出一种“一体化”的文化,制造出使人们都能接受的虚假的快乐,而人们相应的失去的批判性和否定性原则,转而认同现实。

  马尔库塞形象的说,“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这双重的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①因此现代技术远离了人本身,成为一种独立的超自然的力量,使人沦为技术的手段。现代技术成为了技术主义。

  批判还是一种思想批判。现代技术导致了人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结合,在《启蒙时期的辩证法》中强烈的批判这种工具理性。马尔库塞认为,“工业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不自由,而且还不自知,这就是人的异化。”②现代技术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业。现代印刷术的发明了报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广播,随后是电视。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多媒体发展也是非常迅速。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站在精英立场对代表大众文化的传媒提出批评。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后资本主义时期,传媒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媒受到了政治、商业的控制,传媒的“公共领域”地位被挤压。

  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动理论。首先,“交往理性”像“实践理性”那样与人类实践活动直接有关,但交往理性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而承担“实践理性”则是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或者作为宏观主体的国家-社会。这是语言学转向的结果,因为交往行为必须以语言为中介。交往理性本质上是不可能由特定的主体来承担的,而只能体现为具体的主体间的交往网络或者社会建制。其次,交往行动者必须以语用学为前提。“可理解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就成为理解的先决条件”③

  二

  人的异化还表现为消费的异化,技术主义的恶性发展带来了消费主义的膨胀。技术主义为欲望提供了无穷的手段和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再生产必须以消费为前提,将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同一,这必然导致人的进一步的异化。在现代社会,人们却把物质需要当成了自己最基本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这种不是基于人的本质需要的“虚假需要”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强加给人们的。于是,技术诱发了人对于自身非理性的本能欲望,技术不仅满足身体性的欲求,更多的还满足人精神上的欲求,不断制造和满足人的欲望。人的欲望如果发展为对欲望的欲望,即贪欲,那就永远也无法满足。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开头写道:“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替代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在后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由以工业为中心转移到服务业为中心。非物质形态的商品在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的消费发生了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鲍德里亚提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品,而是符号。商品因此不仅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

  鲍德里亚在《物的体系》中,将消费定义为:“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现象学,它既不是依据我们的食物、服饰及驾驶的汽车来界定的,也不是依据形象与信息的视觉与声音实体来界定的,而是通过把所有这些东西组成意义实体(substance)来界定的。消费是在具有某种程度连贯性的话语中所呈现的所有物品和信息的真实总体性。因此,有意义的消费乃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

  英国文化批评派代表人物就从编码和解码的语言学角度入手,借鉴了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关注文本本身,对大众的文化接收行为进行了分析。霍尔认为大众传媒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主要意识形态制度,因为传媒掌握了主导符号。

  三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相分离,现实是虚幻的,理式是真实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模仿说。中世纪的基督教相信在此岸之外存在着彼岸,人的世界是虚假的,神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想始终设定了一个世界是虚幻的,另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到了现代,尼采指出“上帝死了”,这个所谓的真实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幻的。西方的虚无主义达到顶峰。鲍德里亚指出传媒是最重要的仿真机器,传媒不断生产出大量的可供仿真的形象和符号,构造了一个自律的超真实世界,在鲍德里亚眼里,大众传媒即仿真,大众传媒时代即仿真时代。

  在《幻象与仿真》中,鲍德里亚认为,仿真将想象呈现为真实,将不在场的东西通过技术的手段即时转换为在场。虚拟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真实,并且比真实世界更为真实,即“超真实”。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批判学派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读,借鉴了后现代的多学科的理论,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符号学等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因此,批判学派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但是它们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精神,这是在新的条件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经验研究着眼于“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立场,主要采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似性和共通性,大胆应用统计学等进行定量研究,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和传媒利益,其关注的重心在于对“个人”的态度改变及效果的研究。因此,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多为一种理论假设,然后在实证中发展。欧洲批判学派开创了新闻传播方法研究的另一条道路,揭示了传媒发展背后作为整体的“人”的问题。这两种研究范式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研究。在信息社会文明和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只有将这样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够显现真理,去除遮蔽。

  注释及参考书目:

  ①《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 刘继翻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②石义彬著:《单向度 超真实 内暴-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29页

  ③石义彬著: 《单向度 超真实 内暴-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75页

  ④《哲学和当代问题》,彭富春著

  ⑤《社会认识方法论》,欧阳康著

  ⑥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 编著

  ⑦《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