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国年轻人“漂”了 “中间一代”长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5:34 新华网

  他们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但也算不上成熟稳定的成年人;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后,开始不停地从一份工作跳到下一份工作,从一处公寓换租到下一处公寓,从一场恋爱谈到下一场恋爱——他们似乎拒绝成家立业,宁愿过着这样飘浮不定的生活,这是一群新新人类,被称为不愿长大的“中间一代”。

  成年·推迟

  米歇尔、埃伦、内森、科琳娜、马库斯、珍妮,6人是好朋友,都住在芝加哥。每个星期至少3个晚上要在外面过“夜生活”。大学毕业后,每个人基本上都换过好几份工作。比如女孩埃伦,自1996年以来,工作已经换了17份,但一直都是实习生。

  他们的年龄都在24岁到28岁之间,均为未婚,没有自己的稳定独立的家,当然也没有孩子。他们频繁地换租房子,或者老大不小仍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穿衣打扮、言谈举止还像十几岁、二十出头的样子,他们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但似乎对未来很迷茫。

  三十年前,在美国像这样的漂一族还很少见,从统计学角度讲,甚至不存在这类人。那时候,美国女性的中间结婚年龄为21岁,一般在22岁也就是婚后一年即生育第一个孩子。而现今,女性结婚和生孩子的年龄都推迟到了25岁。

  美国全国舆论研究中心下属“普通社会调查”机构负责人汤姆·史密斯说,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同,平均来说26岁才应该算是进入成年,“也许再过10年、20年,人们会习以为常,反而会觉得那些19、20岁就结婚生子的人很不正常”。

  从大学毕业、工作稳定到买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这其间需要的时间似乎延长了不少,这一代的年轻人到底在等什么?这些二十多岁的“彼得·潘”们希望永远年轻吗?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何不愿长大?

  大学·无奈

  现年27岁的马特·斯旺大学读了6年半,2002年才终于从佐治亚大学毕业。他修的是一个全新专业——认知科学。斯旺说,这是一个跨学科专业,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诸多精深学科,但这些在现今的求职市场上却不见得有多热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年轻人通常都会选择上大学,接受教育,但现在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什么,‘哦,你(大学生)聪明有学识,但你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斯旺无奈地说。

  毕业之后几个月,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亚特兰大一家餐厅当服务生,一年半的服务生经历倒也让他“因祸得福”,收获了许多学校里学不来的东西,“这份工作教会我如何与人交往”,直至现在从事保险索赔核查工作仍受益非浅。

  大学生们很多都有着与斯旺类似的经历:毕业然后失业,或者没有目标,于是许多人宁可选择在象牙塔里多避几年,不愿意过早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时代》周刊针对18岁至29岁人群的一项调查显示,上大学的人当中只有32%能按时毕业——即在21岁时走出校园。现在的大学生平均需要5年才能最后完成学业毕业,4年制大学时代已经悄然结束。

  完成学业欠下的贷款,也是大学生毕业后一项沉重的负担。以前大多数教育资助都是以赠予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与10年前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欠的学生贷款要多85%以上。

  《时代》的调查中,66%的被调查者毕业时欠款超过1万美元,5%欠债甚至达10万美元。另有统计数字称,1992年到2001年,美国大学生信用卡透支欠款已经翻了一番以上。

  学费高昂、耗时几年,拿到的一纸文凭却远不如以前那么值钱。自1970年以来,美国上大学的人数已经增加了53%,求职市场上,大学文凭已经不怎么“金贵”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大学文凭持有者在工作薪金方面的优势没有显著提高。为了增强竞争力,许多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再次回到校园读研究生或者某些专业学位。斯旺就打算选一所商学院继续读书,将来在保险业中谋得一个更好的位置。

  工作·变换

  凯特·高隆陶今年28岁,她的大学一共读了7年,其间转学3次,2001年终于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毕业。高隆陶先是来到俄勒冈州波特兰,干过保姆、助理婚纱摄影师。一年后重回芝加哥,在一家花店找到一份工作,但很快失去了兴趣,接着转战威斯康星州麦迪逊,“我真的很忙,但似乎一事无成,”凯特只是说,“我不想只绑在一份工作上。”凯特这样游走在不同城市、不同工作之间,就像漫无目的地游荡。父亲说,她像个流浪的吉普赛人。

  但凯特却有自己的看法,18岁到25岁的人就像一个装满了沙子的盒子,盖起一座城堡然后还有机会推倒重来。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了太多选择的时代:求职网站Monster.com上就有80万份工作虚位以待。凯特想要试个遍,这难道有错吗?

  布鲁金斯学会人口统计学家比尔·弗雷分析说:“以往雇主与雇员之间类似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稳定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双方都认为没有必要长久维持这种关系。他们(雇员)都很清楚,自己不会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他们不会往长远考虑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问题,而只关心职业生涯及当下的满意度。”

  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糊口,这是现在的年轻人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截然不同之处。这也许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父母从小就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够有所作为,甚至“改变世界”。另外医学的进步也是一大保障,自己如果能活到80岁甚至更长,工作年限就会相应延长,工作选择余地就会更大。

  但无论如何,人们都试图从工作中寻求实现一定的目的和价值,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迫于无奈,比如就业形势严峻、被炒鱿鱼、业绩不佳等等。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学家詹姆斯·科特就指出,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已经不比从前,“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开始,青年劳动力市场就发生了巨变,年轻人要想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立足点,变得越来越难,”科特说,“现在哪怕一份最普通的工作都需要大学文凭,否则你就落伍了。”

  婚姻·等待

  社会对成年人一种定义方式是“经济上独立、组建家庭、有自己的住所”,但成家立业需要钱,而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有的甚至还挣不够自己的生活费。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报告说,1971年至2002年间,美国25至34岁拥有全职工作的年轻男性年收入下跌了17%。锡拉丘兹大学经济学教授蒂莫西·斯密丁也发现,25岁左右的美国年轻人中,只有一半人工作收入能够养家糊口。

  而《时代》调查中,18至29岁人群中,也只有一半认为自己算是“经济上独立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教授鲍勃·舍尼说,美国25岁和26岁年轻人,每年从父母处获得的经济资助平均为2323美元。舍尼援引统计数字说,自1970年以来,年龄已达26岁、但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轻人比例已经从11%上升至20%。

  工作、还学费贷款、泡吧……婚姻似乎排在了第二序列,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爱情、对婚姻不屑一顾。相反,埃伦等6人都一致表示,他们只是还没有准备好迎接婚姻,将来某一天肯定会成家,而且还希望有孩子。

  “中间一代”的形成,使得30岁早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结婚的最后年龄期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认为,婚姻应该是30岁以后的事情。“路还很长,”28岁的马库斯·琼斯希望在35岁到40岁期间结婚,“我现在还太过于自我关注,不想有一种固定(婚姻)关系。我的妻子估计还在读高中二年级吧。”他打趣道。

  “想结婚,但不是现在,”26岁的珍妮·江说,“我正在享受自我,还有很多想自己做的事情。”26岁的米歇尔·斯蒂尔目前是一位电视节目制片人,他说:“我有自己的事业,而且我还太年轻,婚姻是一种承诺和牺牲,当然也是一种障碍,大家已经得出结论,刚大学毕业就结婚生孩子可不是那么好玩。”

  父母一辈惊人的高离婚率也许对他们触动很大,所以宁可多几年时间慎重考虑,才敢迈进围城。不结婚,但他们并不孤单寂寞,朋友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通话、短信、即时消息、网络社区……朋友之间保持联络的方式五花八门。

  当然,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时代》调查说,美国18至29岁人群有几乎一半每天都要和父母通话。

  人生·边界

  十年前,人们或许把这类人称为新潮的“X世代”或者干脆开玩笑叫他们“懒鬼一族”,但现在看来,这些称呼都不是那么合适,因为这已经不是受到一时追捧的社会风潮,也不是一小撮人的特立独行,而成为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变革或大或小总是被流行文化十分敏感地捕捉到,并以不同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百老汇曾经有一部音乐剧《Q大街》,讲述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光怪陆离的生活。一个演员唱道:“我希望能够回到大学时代,那时的生活是如此单纯”;风靡全美的电视剧集《六人行》(又译《老友记》),讲述了6个年轻好朋友一起的生活,他们都是拖到30多岁才谈婚论嫁;就连两度结婚的“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也紧跟潮流,于2001年推出单曲《我不是女孩,但也还不是女人》;而影片《GardenState》(译为《情归新泽西》)则被认为是最能反映这一人群心声的电影,身兼该片导演、编剧、演员的29岁的扎克·布拉夫说:“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在用越来越长的时间等待婚姻。过去,人们工作、结婚生子,但现在,人们会用大约10年时间,试图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社会学家们深刻探讨后认为,他们是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生阶段,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特里·阿普特称之为“边界人”,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他们为“中间人”(twixters)。阿普特说:“从法律角度讲,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仍处在一个边界地带,站在成年期的入口处。”

  马里兰大学发育心理学教授杰弗里·阿内特更愿意用“准成年人”来描述这一特定人群。阿内特说,人们对于这一人群存在误解,不能就简单地认定他们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为更好地步入成年期作准备。“这是人生当中,一个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任的阶段,”阿内特解释道,“所以他们可以尽情利用这段自由时光,真正过自己的生活,弄明白自己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是经过不停地换工作、换朋友,当他们稳定下来专注地生活时,才会义无反顾。他们并不是把成年当儿戏,相反是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花费几年的时间认真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完)(新华网特稿作者张忠霞)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