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藏铁路女工班:26朵雪莲花盛开在生命极限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0:2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三月七日电 题:二十六朵雪莲花盛开在生命极限区

  ——记湖北襄樊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女工班

  作者艾启平彭维俊

  三月八日是女人的节日。然而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笑傲风霜、倔强峥嵘,投身于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活跃在素有“生命极限区域”之称的唐古拉山口,像一朵朵美丽的雪莲花绽放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她们就是湖北襄樊中铁十一局青藏铁路女工班职工。

  女人更比男儿强

  修筑青藏铁路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将破解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多年冻土的难题,穿越九百六十公里四千米以上高海拔地区,跨越五千零二十七米的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在“世界屋脊”上飞架“极地”通途,为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

  当得知范萍要去青藏铁路工地时,公司竭力挽留她,并让部门主管、好朋友劝劝她。范萍是个英语出色的女孩,她已被广州一家马来西亚公司正式录用了。不当白领当工人?反复权衡后,范萍毅然决定去青藏。她对好友说:“我学的是铁路专业,这一生能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也是我的梦想。”

  另一名女工吴华今年三十二岁,丈夫林拥军先上了青藏铁路工地。当丈夫得知她报名后,匆匆打电话到家中,劝妻子千万别来,因为工地条件恶劣。吴华没听,随即便踏上了唐古拉山铺架基地。倔强的她认为,女人的耐力和适应力都比男人强,男人能工作的地方,女人一样能行。

  二十六位年轻的女性,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远离了故乡,远离了亲人,远离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走向了“世界屋脊”,来到了风雪弥漫的唐古拉山下。

  工地上的“空姐”

  女工班所在的施工现场,位于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这里高寒缺氧、气压低、紫外线强、气候变化大;有时白天气温达三十多度,而晚上则只有零下几十度,是千里青藏铁路线上最艰苦的工地之一,也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生命极限区域”。

  范萍一踏上青藏高原,就感到头晕乏力。但第二天大早,她仍坚持去了工地。两个小时后,她开始头昏恶心、浑身冒泠汗,很快就被同事送进了医院。她整整躺了五天。病愈后,在自己的岗位上,上挡板、上弹条、上垫片、上螺帽,范萍以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筑路工人的尊敬。

  湖北姑娘聂志娥作为轨排生产作业线上的控制柜司机,每天总要比别人提前来到工地,检查作业线上起落架钢丝绳是否跳槽,看看行车轨道上是否有阻碍物,发现问题马上想办法解决,确保了作业的安全。

  在女工班,开龙门吊(一种工种)的女工有二十二人,再加上全班年龄最大只三十四岁,最小才二十一岁,工地上的男工们给她们送了个雅号——“空姐”。她们顽强地攻克许多难关,创下了日生产轨排三点四二五公里的记录,高于内地铺轨基地的速度。

  当代“文成公主”

  为了将铁路早日铺进首府拉萨,让西藏人民在自己的家乡乘上列车,女工们放弃节假日和回内地休假的机会,把对亲人的思念和爱,献给了青藏铁路,献给了藏族同胞。在藏民眼中,她们是新时代雪域高原的“文成公主”。

  在圣湖措那湖旁,女工们组成的“高原环保小分队”在行动,她们仔细清理湖边游客丢下的垃圾,并在此承诺:做青藏铁路建设的先锋,做高原环境保护的模范。利用休息时间,她们在工地拉环保绿网,给职工讲述高原环保知识,并坚持深入生产一线,认真检查、及时处理有碍环保的不规范行为。

  在千里青藏线上,由女工们倡议发起的为西藏贫困学生进行助学捐款活动方兴未艾,仅这二十六名女工,就为贫困学生募捐八千多元人民币。在世界最高的铺架基地,女工们是接待三百多个参观团的义务讲解员,常被藏民团团围住,接受他们献上的圣洁哈达。

  紧张的工作之余,她们还经常同当地藏民联合举办联谊活动,同藏族兄弟姐妹一起联欢,一起唱歌、跳舞,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也表达了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爱。

  藏语“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是西藏人最喜欢的祝福语。在属于女人的节日里,让我们祝福女工班“扎西德勒”,祝福伟大的青藏铁路“扎西德勒”。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