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代表委员共话大学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谁的错(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3:11 东方网
代表委员共话大学教育大学生就业难谁的错(图)
  代表委员共话大学教育 大学生就业难谁的错 2005年3月8日 13:10

  教育问题是今年两会热点,在江苏两会代表委员中有很多是高校的教授,昨天记者与江苏代表团的几位高校负责人“共话教育”,他们对四六级考试、大学生就业、高校扩张、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等热点话题侃侃而谈,直指当前高等教育的问题与不足。

  让大学生打破学科界限交流

  蒋树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

  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作为一名校长,我觉得高校的环境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南京大学为例,它的学术氛围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学生受益匪浅。西方一直有一种观点,从同学身上学到的比从老师那儿学到的要多得多,不同世界观、不同专业的学生长期相处,对开阔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不同思考方式大有好处,对为今后迈向社会打好基础。

  在国外,可以是数学系、哲学系、新闻系的学生共住一室,完全打破系科界限。我们现在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大量的学生在校,按照系科住宿便于统一管理,文科生住在一起,理科生住在一起,对于学生安全、协调有利。但我也在思考通过其他的方式去促进学生们之间打破学科界限去交流,南京大学每年那么多讲座,我们总是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去参加。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高校的错

  许敖敖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科技大学校长

  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不是高校的错,高校要做的是结合社会需要去调节各专业的配置和招收人数。主要是劳动部门、人事部门要转变思想,单位用人时,不必非要挑专业,大学本科只是基础教育,到了单位之后必须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单位明明专科生就可以了,但是非要找硕士、博士,这就人为导致了学生就业难。

  另外,大学生找工作也要调整观念,以前毕业的学生基本都留在“上层”,留在发达地区,现在已经饱和了,而基层和西部正是缺人的时候,大学生可以到基层去做县级公务员,可以到西部去发展,更有前途。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语言歧视

  杨震: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工作岗位上使用的最多的主要是母语。不对自己母语且最有使用价值的工具进行水平测量并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挂钩,却与外语挂钩,就是一种语言歧视。作为交流手段的语言,主要功能是听、说、读、写,事实证明,对外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手段主要是其中听和说的途径,但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听说能力基本无法反映。多数学生在这种指挥棒下虽然考试过关,但仍然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包括四六级在内的考试近几年造就了一批高校教师中的富翁、养肥了一批出版社和经纪人,设想一下2004年全国四六级考试由1100多万人参加,可以想象这是多大一块肥肉。教师本身生活水平提高是好事,但主要通过兼职的非本职工作,就变成了坏事。如果教育部取消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我觉得因为没有了这种巨大的学习压力将有一些影响,但各个高校都有大学英语教学,本身就有校内考试,只要教学计划和大纲合理,教学要求严格,通过英语教学改革,同样可以不降低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相比于此,取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好处是巨大的。

  本科生评估体系要完善

  张红: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教育其实也是基础教育的一种,至关重要,所以本科这一块儿的教育资源配置一定要合理,教育体系要完善。根据教育部规定,学校应该保留学生应试试卷至少3年,但现在很多高校都做不到,仅仅保留两年,等到第三年有关部门检查要查找以前的学习试卷时就找不到了,容易发生造假,难以对学生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评价至今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一些学生成绩很好,在学校是优等生,到了社会上却表现平平,实际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频繁跳槽,相反在学校时不起眼的学生反而走上工作岗位后大有作为。这就说明我们的高校教育还是偏重于用分数评估一个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选稿:陈旭东来源:南京晨报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