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尺量米甚荒唐!——有感于编辑评职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15:38 人民网

  田畔

  时下编辑很难做。就像球场上的守门员,同伴进了球没有自己的功劳,被进了球则罪莫大焉。甚至还不如守门员。守门员惊险一跃,扑挡住对方进攻,理所当然博得球迷欢呼。编辑为作者查出重大问题,难道能将原稿公之于众,作个对比不成?在读者心目中,文章精彩体现了作者的水平,而一旦出了差错,自然是编辑的责任。如果再不幸遇上一位不讲道理的作者,倒打一耙,胡说是编辑把他的好文章给改砸了,那可真是跳到黄浦江也洗不清了。

  也许就是因为水平如何难说清楚,有关部门就将发表“著译”规定为编辑任职的一项必要条件。比如副编审除了“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对某学科有较深的研究,有一定水平的著译(或编辑了一批好书)”;编审除了“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外,还要“对某学科有系统的研究和较深的造诣,有较高水平的著译”。虽说没有“著译”但只要“编辑了一批好书”,也可以聘为副编审,然而在实践中,不止编审,就是副编审,有无“著译”与“著译”多寡,越来越成为职称评定的决定性指标。其他条件相同,有“著译”的先上;都有“著译”,则数量多者为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除了“担任编辑/副编审职务五年以上”之类的规定,其他条件如何,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而难以判定。比如,掌握多少科学文化知识才算“广博”或“较广博”?“较深的研究”与“较深的造诣”究竟“较深”在什么地方?“研究”和“造诣”又有什么不同?谁能讲得清,道得明!结果往往是,“集体田埋头干难得好报,自留地勤耕作名利双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本职工作没做多少或敷衍了事却因有所谓“著译”倒占了先!

  为集体种田,种得好坏难分高下,所以就看自留地上有没有仨瓜俩枣,或者那仨瓜俩枣长得是不是够个儿,当然是我打个比方。较为正规的说法是,如果自己没有做过专业研究,如何评判他人成果的优劣?只有发表“一定”水平或“较高”水平的“著译”,才能证明你编辑方面具有相当的实力,云云。

  然而,这貌似有理的“仨瓜俩枣决定论”,却经不起推敲。编辑与学者,各有业务范围,虽然两者密切相关,但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行业。即便历史上分工不发达时代有所谓“编著”合一,在今天也很难行得通。当今的学问是越来越专,学者往往毕其生只通一两门。所谓“专家”,所谓“对某学科有系统的研究和较深的造诣”,其实就是对其他学科不甚了了,就是科学文化知识不那么“广博”。编辑常被戏称“杂家”,其中不乏贬抑,但杂家自有杂家的优势。编辑即使没有深入研究某个问题,也不见得不能把握该问题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可能把握得更好。套用一句经笔者改造过的俗语——没吃过猪肉还没有看过吃猪肉?由于吃猪肉比看吃猪肉要费时费力,不吃猪肉就可以多看吃猪肉,还可以看各式各样的吃法,鉴别力自然在光吃猪肉者之上。这对一个编辑来说,就足够了。因此,说编辑没有做过专业研究,就不能胜任编辑工作,实在是没有道理。

  但非常遗憾,目前学界的风尚是:万般皆下品,惟有科研高。编辑没有发表过科研成果,就是没有真本事,甚至被讥为“无学”。更为糟糕的是,不仅学者看不起,而且见人矮三分,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编辑为了表示自己不比学者品位“低下”,还生造出一个新词——学者型编辑。有人甚至提出,编辑的“归宿”(最终目标)就是成为科学家。好像编辑只要“傍上”学者这个“大款”,就高出同辈一等;靠着玩弄辞藻,就可以攀上科研“高枝”,改变名分而身价倍增了。这不是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又是什么呢?

  其实,对编辑来说,检验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是他编发的稿件质量如何,而不是他本人发表过什么“著译”。就如评价守门员称职与否,不是看他是否进了球,而是看他是否被进了球。不会踢球,不懂球场规则,当然不能做守门员,但进球并不是守门员的职责。编辑虽然必要一定的学术素养,搞科研却并非做编辑题中应有之义。既然守门员经常阻止住对方的进攻,就是一位优秀的守门员;那么编辑经常编发优质稿件,严格把关,就应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先不说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大多数稿件,必须经过编辑加工才能发表;更不用说其中有些稿件,如果没有编辑亲自或提请作者反复修改与精心润饰,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发表的水平;就是那些编辑未改一字的文章,难道就没有编辑的功劳?有些人以为,只有编辑对原稿大删大改,满篇皆“红”,方显出编辑的“英雄本色”。实际上,未改一字更能体现编辑的水平。一是他有能力组到(或选择)特别优秀的稿件;二是他能找到特别认真负责的作者,或有能力说服作者特别认真。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不战”更是编辑的真本事。从这一角度来看,编辑不是“无学”,而是“有学”,而且是大大的“有学”!

  当然,会有人说,若是他既守得好,又进了球,不是水平更高吗?笔者承认,如果某位编辑大才大智,编辑工作顶呱呱,又在研究方面非常出色,那自然很好。但是,我们能因为某位守门员有打前锋的实力且进过球,就将进球作为评价守门员的标准吗?如果足协规定,凡是没有进过球的守门员,一律不得评为“优秀”甚至应定为“不称职”,又如何呢?而这种“以尺量米”用学者标准要求编辑的荒唐规定,竟出现在一向以讲理著称的学界,岂非咄咄怪事!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编辑搞科研是好事,在学风浮躁的今天,也不宜倡导。当前泡沫学术大盛,除了编辑出于种种原因(比如精力放在发表“著译”上)不能严格把关,对泡沫学术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编辑本身是不是也制造了不少泡沫呢?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编辑生产的泡沫更容易作为“成果”推出。故编辑搞研究对提高水平就是有益,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应提倡与鼓励,更不可作为其任职条件。因为这样做必然要产生一种误导,促使编辑都向科研方向发展。不止增加泡沫,而且使那些真正踏实敬业、埋头苦干的编辑,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受到双重损害。很显然,这种不合理的规定不仅背离分工原则,亦有失最起码的公道。

  因此,我们对于编辑的评价,应当从“干什么吆喝什么”出发,以稿件编辑的质量好坏为标准,而不应看编辑是否发表过“著译”。当然,如果某位编辑科研能力特别强,且认为做研究特别风光,完全可以专职搞科研。若暂时无法另谋高就,作为个人爱好,搞点副业,自留地种上个三分二分的,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其前提就是,副业搞得再好,也不能作为主业的评价标准。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