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十一五"中列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14:14 人民网

  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正在催生继IT之后的又一个热点领域——生物经济。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整体实力向更高水平的跃升,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

  近10年来,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以每3年增加5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3万亿美元。抢占生物技术的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国家战略。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刚刚进入关键期和实质性的阶段,我国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成果,可以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尚不是很大。而且我国丰富的自然、历史、民族、人口等资源,又为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生物技术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希望取得创新进展和最具国际竞争潜力的新领域。因此,应将目前发展生物科技的分散努力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决心,尽快制定和组织实施“生物技术强国战略”,通过5-10年的努力,在人才、产业和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认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当前需特别强调两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拥有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生物技术强国战略成败的前提条件我国在生物技术的人才问题上面临双重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结构性短缺;而结构性短缺又加剧了总量不足的严重性。

  为此,我们建议:

  1.整合现有分散的资源,以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方向,构建教学实习、科研开发与产业应用贯通衔接的合作集团,形成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创新能力的新机制。

  我国已有一大批生物科学(技术、工程)专业点、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但目前具有创新能力和产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和创业经营能力兼具的人才严重缺乏。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体制的分割造成教学、科研、产业化环节相分离;二是投入不足且分散,设备和仪器等手段落后限制了一流水平的研发。

  建议国家制定规划并设立专项资金,在国家拟攻占的原创力制高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化领域,提出一批产学研联合的攻关项目,向紧密结合的产学研联合体招标。除基础条件等以外,最主要的条件是产学研人才结构和合作机制。这样一方面缓解投入不足与分散的问题,使资源向国家战略技术方向集中;另一方面缓解产学研渗透结合的体制性障碍。使已有的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和工程中心形成一个工作和利益上不可分离的团队,最终成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培育原始创新转化能力的基地。

  2.在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顶尖国际人才。

  目前国外约有数万名我国留学生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国际著名刊物上生物技术方面的论文25%是华人独自或参与完成。

  建议国家制定明确的、大力度的政策,建设好上述人才创新基地等工作环境,鼓励和吸引500名左右高层次海外留学生、华人科学家回国或以多种形式参加教学、创业和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立一支由200名顶尖人才、1000名学科带头人、10万名复合型专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

  3.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尽快成为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

  产学研联合体的主体和推动力应该是企业。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鼓励生物技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接纳学生实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企业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投融资政策、技术政策、区域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二.实施“生物技术兴农计划”,把发展生物农业作为整个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第一个重点领域。

  农业生物技术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潜力的领域。利用生物技术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可以为长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技支撑和新的道路,具有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建议:

  1.调整目前国家考虑生物安全与缺乏经验对农业生物技术培育的作物新品种采取的“谨慎”的审批政策,转变为“谨慎积极”的审批政策。

  2.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科技投入,对农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实行“区别资助、分类管理”的科研投入和管理体制。

  3.制定国家生物技术兴农战略实施规划,提出明确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重点目标和政策措施;从国家能源战略考虑,特别重视农林生物质的开发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4.积极参与农业生物技术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国际合作。

  5.完善适合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特点的整体环境,扶持我国自己的大型农业生物技术集团、生物技术园区,向广大农民普及推广生物技术知识。(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之十九)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