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招生腐败为何总曝光 代表委员叩问高校“招生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09:41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新华社电2004年,高考招生腐败行为通过媒体监督,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为什么总在媒体披露丑闻之后才查处高校招生腐败行为?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指出,高校招录管理上的漏洞暴露很多,而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招生人员的堕落: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典型案例: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招生黑幕——2003年8月,媒体报道了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招生黑幕:两名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却以美术专业课高考“状元”和“榜眼”的身份被录取;该校2002级学生专业课抽查中,一半学生不及格,甚至出现2分的离谱成绩。

  一学生坦言:“招生老师收了我的钱”。

  黄泰康代表:部分招生人员的堕落,使招生腐败这个“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张“牌”。招生人员收受贿赂行为涉嫌职务犯罪,必须严惩。解决招生腐败首先要纯洁招生人员队伍。

  “潜规则”盛行:招生腐败的保护伞

  典型案例:北航招生丑闻——2004年8月,一名广西考生在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档后,遭该校招生工作人员索要10万元钱。郭永运代表:“钱学交易”这一“潜规则”从被默认到“明码标价”,人们为招生腐败共同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这种潜规则把凭高考分数上大学的公平底线轻易打破了。必须建立起问责制,不仅要查办学校方面,也要对行贿的家长、单位进行相应处理。

  “自主权”滥用:招生腐败的滋生土壤

  典型案例:兰州理工大学招生事件——2004年高考,一名内蒙古考生比当地本科线高出了50多分。她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兰州理工大学。该校招录人员称,她的成绩比学校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低3分,可以考虑通过“机动名额”录取她,但必须交3万块钱。万选蓉委员:个别高校不能正确对待招生自主权:不是用来选才,而是用以敛财。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应该在受到良好社会监督的条件下实施,教育主管部门不能一放了之,要联合其他部门和社会力量形成广泛的监督机制。

  “关门”搞招生:招生腐败的隐身术

  典型案例:西安音乐学院“赞助费”案——2004年7月,一名浙江考生在考取西安音乐学院后,被招生办要求将3万元“教育基金”汇到学校账户,否则不予录取。这名考生忍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有关部门查出,近几年西安音乐学院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收取各种“赞助费”和“捐款”金额巨大。苟建丽委员:招生信息的不公开,为高校招生的“暗箱操作”留足了空间。应该让招生活动全程透明,以保证对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只有接受行政诉讼的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高考招生腐败。

  苦了家长富了学校丢了公平

  代表委员痛陈择校“四大害”

  “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比例几乎超过了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25.2%。”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朱友林代表忧心地指出,“择校苦了家长、富了学校、坏了风气、丢了公平!”“择”苦了家长。马志武代表说,仅以位于北京宣武区的某高校附属中学为例,初中部“择校费”从两万多元到十多万元不等。即便“门槛”如此之高,有些家长仍然是揣着血汗钱却“求”校不得。怀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苦心,许多家长甚至不惜举债,也要花钱为孩子“择”来好学校。“择”富了学校有人曾给北京一所“名校”算过一笔账:初中部每年仅择校费“收入”总额在400万元左右。“事实上‘名校’教工福利远比普通学校好,这是公开的秘密。”陈守义委员指出。“公费赞助”的黑洞更是深不可测。很多公款以支持、赞助教育等方式流向学校,得利的只是少数人及其子女。很多“名校”却借此聚敛起一笔庞大的资金。“择”坏了风气“择校费”成为教育腐败的一个催化剂。在重点学校,“择校费”成了教职工奖金、福利补贴的主要经费来源,公款请客送礼、公款旅游和铺张浪费也多从这笔收入中报销。“已经被众多家长或无奈或主动接受的‘择校风’,择出了社会坏风气。”朱友林代表说。马志武、徐日辉等代表指出,择校造成了盲目攀比,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风气。重点校制度助长了人们嫌贫爱富、图慕虚荣的心理。“择”丢了公平享受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我国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而有些中小学生由于交不起“择校费”而被拦在义务教育的门外。“择校,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的公平”。“更令人担忧的是,择校正成为扩大阶层差距,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徐日辉代表说。

  给择校热“开药退烧”针对“择校热”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症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诊后开出三剂药方:一、将暗箱操作变为公开行为(此方起效要快)。马志武代表认为,从杜绝名校腐败入手,对择校费加强管理,增加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在择校中尽可能争取公平。重点学校的择校费,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加强普通学校的建设。二、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此方药力要猛)。陈守义委员说,政府要使校际均衡发展。教育经费投入要向薄弱学校、普通学校倾斜,要选派优秀教师、校长到薄弱学校、普通学校进行定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示范。朱友林代表说,今后不能再有重点校和普通校之分。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必须大力改造薄弱校,缩小其与重点学校的差距。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此方剂量要足)。苏文金代表说,根治“择校热”,必须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建立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事业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择校“黑洞”黑在哪?

  择校被喻为一个无法探悉的“黑洞”。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学校权力过大,而有效监管失位,使得违法违规成为“黑洞”。“一所‘名校’,每年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现金的流动,但却缺乏监管。”陈守义委员说。“监管的失位,必然导致在择校等问题上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现象。”马志武代表说,“比如在义务教育领域,虽然已经推行了‘一费制’,但大量借读生和择校生的出现,其背后产生的巨额借读费和择校费严重冲击了这项制度,而收取择校费更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更令人忧虑的是,择校本身的违规带来的是一系列其他社会违法违规行为,更为权钱交易留下了空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