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笔账算出又一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0:13 河北日报

  “两会”上,一位来自我省农村的人大代表在审议发言时,直截了当地说,这两年“三农”政策是真好,农民得实惠也最多。今年,在国家“含金量”更高的惠农政策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更趋高涨的形势下,我省粮食能否再获丰收?粮食价格走势将怎样影响农民收入?政策增收的空间还有多大?

  这些问题不仅是全省5000多万农民心中的疑问,也是“两会”代表、委员们思考求解的重点课题。

  粮食能否再获丰收

  小麦有望增产变数在于老天

  “‘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去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的好形势实属来之不易,但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可能多于去年,实际困难和挑战很可能大于去年。”冯文海代表的分析道出了今年河北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来自省农业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我省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人均水资源总量为311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人均耕地面积1.45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48亩的水平。随着耕地面积的越来越少,粮食播种面积增长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有无天灾等不确定因素对粮食生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从去年冬天以来的墒情、麦苗长势等各种因素来看,今年我省小麦丰收前景不错。”虽然身为柏乡县粮库主任,但尚金锁代表对粮食生产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对粮食市场的分析。

  他认为,去年夏天雨水相对较多,为小麦这种喜水作物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加之冬季降雪多,气温低,小麦没有疯长,病虫害也相对减少,从天气条件看,粮食丰收有良好的开端;其次,因为2003年棉花减产,市场价格较高,诱发了去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籽棉价格出现跌落,因此一些棉农去冬改种小麦,小麦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不过,在一个好的基础条件下,小麦收进粮仓前还面临着一道坎儿———麦收时节老天是否帮忙。“麦收前最怕干热风、病虫害、连阴雨。尤其是连阴雨,影响产量、影响质量,如受灾面大,定会造成减产。”尚金锁代表说。

  今年粮价走势如何

  出台最低限价努力实现多赢

  “从去年年底前,小麦价格就有点往低处走了,我正拿不准主意,手里的粮是卖还是不卖?”一开春,平乡县刘庄村村民刘书凯就为此事犯了愁。

  “种粮老农实在怪,你越涨价越不卖;种粮老农真是怪,你越降价他越卖。”这句流传于我省基层粮食流通行业的顺口溜,生动刻画了农民在粮食价格波动中的市场心理。始终绕不出这种“怪圈”的粮农们也因此屡受“谷贱”之伤。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粮食及整个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今年价格很难如人希望的大幅上涨,甚至不排除稳中趋降的态势。“虽然粮农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一时难以消除,但国家对稻谷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保护。”看惯了粮食市场涨涨落落的尚金锁代表颇有信心。

  据介绍,去年,国内稻谷市场曾一度出现价格滑落,感到市场波动的稻农们纷纷抛售出手,引发价格连锁下跌。国家审时度势,及时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了稻农的利益。尚金锁代表认为,国家在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时灵活运用最低价格收购政策,稳定市场,保护农民利益,效果会是事半功倍。

  “在粮食生产消费大于供给的形势下,一旦粮农不再盲目抛售粮食,用粮厂家等需求方就会慢慢把价格拉上来。按照一亩地产小麦500公斤算,1公斤多卖1角钱,一亩地就能多挣50元。农民增收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保证了,这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尚金锁代表的账既是算给代表、委员的,也是算给刘书凯们的。

  政策空间还有多大

  培育造血机制实现持续增收

  3月5日,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明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时,赢得全体与会者长时间的掌声。

  刘大群代表兴奋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随着明年全部取消农业税,中央财政拿出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今后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还有多大?在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使全省农民人均直接增收44元左右,粮食价格上升增收约125元,粮食增产增收24元左右,外出打工增收70多元。”在2004年12月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省长季允石给与会者分析了去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300元的由来,从中人们不能不看到今后我省农民增收的难度。

  刘大群代表分析,从政策因素看,今年我省农业税比去年少降了1个百分点,减负直接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幅度有所减小;农产品价格拉动农民增收的预期也有限;加之受宏观形势影响,煤、电、油、运价格上升,农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又将抵消部分农民收入。王昆山代表认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还在于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的机会,及时提高农业自身的综合生产能力。”

  “现在用以协调农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政策已经很完善,农业开始进入到一个真正的‘休养生息’时期,这正是培育农业自身造血机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农业竞争力的大好时机。今后一个时期,农民的钱袋子最终要靠它鼓起来。”刘大群代表说。

  来自省农业厅的消息,目前我省已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选择了农产品商品率高,示范效果好的高碑店、辛集为全省的小麦试点市,遵化市为玉米试点市,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以提升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除了要保护好耕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等等诸多环节外,重要的一条是为农业发展创造一个宽裕的市场发育环境。”王昆山代表认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档次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

  “要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增效和农民进入市场的体制创新能力。”尽管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但年年在大地复苏之际举行的全国“两会”,总能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即将来临的又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丰收年。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许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