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藏药产业前景广阔 做大做强需觅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2:17 中国西藏新闻网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神奇的藏文化成就了2000多年灿烂的藏医药发展历史。一位专家指出牞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独特的炮制方法和用药组方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医、西医的独特医学体系,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能把传统医学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我们藏医药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发展态势争奇斗艳展新姿

  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西藏的藏医药业尤其是传统藏药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行业。西藏本着继承、发扬、开发、光大的原则,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西藏藏药业目前形成了以自治区藏药厂、各地(市)医院制剂室或藏药厂为支点的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科研开发为依托、传统产品和新产品为支撑、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藏药产品群体,正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初步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发育成为我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水平的提高,藏药逐步走向区外、国外市场,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认识。但传统藏药生产方式不易形成规模,产品式样及包装不能适应市场要求,严重制约了藏医药业的发展。对此,西藏藏药业采取传统与现代并行的策略,一方面生产胶囊、口服液、片剂、贴剂等新剂型打开区外市场。到目前已研制开发的“六味能消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十味蒂达胶囊”、“诺迪康”、“奇正消痛贴膏”、“奇正痛经宁”、“藏王宝”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藏药,成为西藏的名牌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信赖。另一方面改进传统丸剂型藏药的生产工艺,引进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从粉碎、消毒等方面入手,使丸剂的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保持了传统藏药的药理特性和疗效,有效地确保了区内的市场份额,开拓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作为西藏藏药生产的骨干企业———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是西藏藏药生产实力最强的一家。年产新剂型胶囊6000万粒以上、颗粒剂3000万袋、口服液1800万支以上、传统剂型藏成药年产量可达10余万公斤。目前,该厂生产的“甘露”牌传统藏药和新剂型藏药品种达几十种,已有13种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5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0种被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并在全国设立了65个销售网点。

  存在问题:规模较小各自为政

  尽管近年来西藏藏药业的发展步子很快,前景为业界看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藏药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竞争能力弱。记者调查发现,西藏除了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藏医学院药厂等有一定科技支持的大企业外,多数都是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销路差的企业。尤其是在产品质量上,藏成药单个产品和同类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使真正质量过硬的品种难以形成规模,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藏药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剂型滞后。目前,藏药的生产企业仅限于生产药品制剂,受欢迎的胶囊等新剂型品种少。以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为例,目前常年生产供应医院的藏成药品种有350多个,但获得国家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仅53个。另外,多数藏药缺乏能被国内外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药物的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价、生产的条件等等都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多数企业机制不活,产品销售各自为政。目前,西藏各地区兴办了不少藏药生产企业,但大多是生产同类品种,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阶段。藏药生产上的竞争基本上表现为争夺历史验方、名方,许多确有独特疗效并有一定名气的方剂成为各个藏药生产厂家竞相生产的对象,从而形成同一品种人人生产、厂厂销售的局面。目前来看,藏药竞争最白热化的3个“战场”是原料战、方剂战、营销战。许多企业一哄而上,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对藏药材进行严格的加工,甚至没有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

  部分主要药用资源逐年短缺,影响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对天然野生药材缺乏有效保护,生产企业掠夺式的采集与收购,致使藏药材资源日趋匮乏,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专家指出,藏药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能光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去乱采乱砍野生资源。有些野生资源生长周期长,一旦被大规模开发利用,将面临绝种。建议,加强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同时组织同行筹措资金,研究药材的生态环境和品种基因,建立大规模的栽培基地和资源保护基地,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以确保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法:整合资源建集团

  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的藏药业,在产业规划、药品生产、市场秩序上均面临困境。专家认为,藏药业走出困境必须从整合开始,通过创建权威的研发机构和在产销上能扛行业大旗的龙头企业集团,集中优势力量保证产业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目标方向迈进。

  目前,藏医药的研究停留在文献研究与整理上,缺乏对藏药方剂的开发、剂型改革、工艺改进及临床技术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专家认为,应将西藏的相关专家、机构组织起来,建立起一家能代表藏医药研究最高水平的藏医药研究院或研究中心,统一管理和负责西藏整个藏医药的研究工作。有关部门应为其配备所需的各种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传统藏医药的各种医疗器械和古籍文献等资料,同时尽可能集中业界优势研发力量,在全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选拔有较强藏医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促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全面。有了这么一家研究机构,积极引进和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藏医药理论研究、藏药临床实践研究,从总体上把握藏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研究藏药材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可持续开发,挖掘出更多的经典秘方,研发出更多更新的项目和成果,从科研上为藏药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自治区卫生厅组织藏医学院、藏医院和自治区藏药厂等单位的相关人员,成立了“藏医药业特色产业调研领导小组”,并抽调6名工作人员先后赴青海、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等地对藏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及18家藏药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起草了调研报告及青海省藏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同时,就“成立藏药集团”、“建立藏医药研究院”和“建立药材种植基地”等3个项目形成了可研报告,为制定藏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目前解决藏药的生产、市场的混乱也是当务之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在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推动藏药生产走向集约化、集团化这一问题上,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有着一致的看法。大家的共识是当前生产过于分散、各企业产品重复、销售上各自为政,这对做大藏药产业十分不利。目前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是藏药业界较为公认的龙头企业。专家提出,应以这家企业为龙头,在企业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与西藏医学院藏药厂、部分地区藏药厂共同组建西藏藏药集团,实现成员企业间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专业技术和设备条件的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避免产品重复。在此基础上,该集团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现代化改造,在市场上打出几个品质优良、市场认同的藏药品牌。

  作者:巴桑次仁

  (来源:西藏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