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人都应常怀慈善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00:15 红网

  “WH”是“文化”二字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它是河南尉氏59岁的王秀云老人“助学计划”的名称。“WH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资助100名被名校录取的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目前王秀云已资助77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金额达26万元。(3月10日《大河报》报道)

  初看这则报道,大概你会和我一样,头脑里闪过一位和蔼慈祥的企业家抑或是什么明星的形象。这并不奇怪,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名人走入慈善的队伍,不时向遭受困难或灾难者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我们所习惯看到的,当然,也是我们所乐意看到的。

  但是,当你发现王秀云老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并不富裕,为了“WH计划”吃尽苦头,且不时因为自己的困难而使计划搁浅时,你是否会象我一样感到一丝意外,并由此而生出更多的敬意。

  在习惯的思维里,“慈善”常常是与社会名人、或者是富人紧密相联的。26万元,对许多从事慈善事业的富人而言,也许算不上什么,他们某一次的捐赠就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例如不久前的印度洋海啸,国内民间的捐款超亿元,这其中不乏一些名人数十万上百万的捐赠。当然,更多的是普通群众爱心的表达。但是,“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同样,表达一时的慈善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或者是长期坚持着自己的慈善事业,尤其是对王秀云这样并不富有的普通人。

  多年来,王秀云坚持在高考之前主动到各个学校考察优秀学生,确定资助对象。接到学生的求助信,他也会长途跋涉,到学校调查了解情况,以确定是否资助。也许因为王秀云是个农民,他的资助行为做得小心而认真,而不可能出手“大方”,他要对自己付出的金钱负责。但是,我以为,王秀云的举动也许更是对“慈善”二字负责。他的“小心”和“认真”更加回归“慈善”的本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慈善”之心。

  对普通公众而言,在“慈善”的胸怀下,对困难者的资助或者是捐赠的具体数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就是常怀一颗慈善之心。

  常怀慈善之心,面对这位现在双目失明、正躺在病床上却依然惦记着“WH”计划的老人,我们不能只是看客。令人欣慰的是,在尉氏,人们听说这位好心人身患重病,无不感到意外和痛心,有人为他祈祷;有人泪流满面,呼唤苍天保佑他恢复健康……

  常怀慈善之心,我们更不能任类似王秀云这样的慈善者在慈善之路上独自前行,而应该将王秀云老人的事迹常记心中,并乐于将这份慈善的爱心永远传递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播撒至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像王秀云老人一样常怀慈善之心。(稿源:红网)(作者:刘楚汉)(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