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激辩该不该限制“美女经济”(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10:05 新华网 | ||||||
妇联提议有关部门规范选美比赛,消除“美女经济”的负面影响 代表委员以及法律、社会学专家意见各不相同 以貌取人成价值取向 据全国妇联的统计和调研,“美女经济”泛滥的主要表现有三个:1、名目繁多的选美活动。从世界小姐大赛到“校园选美”、“孕妇选美”,无奇不有,花样翻新;2、不断升级的“造美” 工程。自2003年年底,有关“人造美女”的新闻接踵而至:从京城一家私人美容中心出资30万元打造“中国第一人造美女”,到随后广州、昆明、四川等地纷纷开始的“人造美女”工程;3、花样翻新的美女广告促销。特别是一些商家打着“人体艺术”的幌子进行商品促销。美女广告无形之中将女性的美丽作为主办方和赞助商赚钱的机器。 全国妇联认为“美女经济”的泛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美女经济”过分强调女性外在的美丽性感,实质是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美女经济”使以貌取人成了某些用人单位的录取标准和价值取向。 建议规范选美比赛 李亚平代表说,“现在,‘人体盛’、选美活动,这些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甚至性的特征来刺激消费,追求经济效益的所谓‘美女经济’愈演愈烈,再不遏制会对我国妇女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她认为,这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在美女泛滥的时代,‘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已经成为很多女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她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对美容行业和选美比赛制定相应法规,规范选美比赛。 全国妇联建议宣传、文化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各级党政部门参与组织选美比赛;禁止某些媒体对有关“美色”的活动大肆炒作。国家工商总局对败坏社会风气的商业活动要及时依法查处,严格整顿治理。卫生部应明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美容手术。教育部应明确禁止在校园内举办“选美”活动,督促有关部门规定参加选美比赛选手的最低年龄等。 起草人说 负面影响远超商业利益 提案起草人表示,“美女经济”信息简报曾送交中央引起重视 本报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美女经济’这个问题。”昨天,全国妇联办公厅副主任、遏制“美女经济”提案的主要起草人王思梅向记者介绍了起草的相关情况。 王思梅介绍,近年来,“美女经济”大有愈演愈热的趋势,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产生广泛而深刻的不良影响。 早在2002年,全国妇联召开“传媒与女性问题”研讨会,就对此进行过呼吁。在去年6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用了一个多的时间,通过在网上搜集全国的期刊、杂志及相关研究进行调查,最后形成一份名为《“美女经济”愈演愈热值得警觉》的信息简报。 这份简报内容显示,到2003年底,全国有美容院154万家,年产值1680亿元人民币,推动相关化妆品行业消费16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自2003年年底,有关“人造美女”的新闻更是接踵而至,各地纷纷开始“人造美女”工程。 “我们认为‘美女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超过商业利益。”王思梅说,这份简报随后被送交到中央,去年七八月份,中央领导纷纷对此批示,要求认真研究此类现象,遏制这种不良之风,特别是主流媒体要带头抵制。 专家观点 巫昌帧 中国政法大学妇女研究专家 观点1 “美女经济”急需降温 中国政法大学妇女研究专家巫昌帧认为,目前名目繁多的美女经济花样翻新、愈演愈烈,包括各种各样的选美、炒作人造美女,美女广告促销等等,这些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对女性外在美丽的过分渲染,并加入了很多商业元素,实质上是对女性物化和商品化,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上对妇女的正常评价标准。 现在一些人看待女性,更多的不是关心她们的素质和贡献,而是过分关注于其相貌美丑,把美貌当成了无形资产,这些都已经影响到了女性的工作选择和生存质量,比如原来曾经传出丑女找工作难的问题,甚至有些人还提出“干得好不如长的好”,这种观念当止,“美女经济”确实到了急需降温的时候了,确实应当制定相应限制措施,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强化执法,遏制美女经济的泛滥。 李银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 观点2 需要引导但不必禁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家庭与性别研究室主任李银河认为,如果要美女经济上升到政府制定法规禁止的程度,恐怕有些欲速不达,同时也会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在可行性上也不够强,比如禁止美容手术或者选美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的权利,如果这方面的问题有些过度或偏差,就需要引导,但未必是禁止。 当然,目前美女经济确实有些泛滥,对女性也是种压迫,确实该唱些反调了。所以,大众传媒以及提出此提案的妇联组织都可以开展相应的宣传倡导工作,倡导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倡导新的价值观,传播新的、健康理性的观念。 另外,在美女经济涉及的选美、“造美”和美女广告等问题上,原来是有部门和规定约束的,比如医学美容手术医疗部门可监管,在美女促销广告方面,广告法上也有关于内容是否健康等规定,如果觉得不够细,可以再完善,还谈不上另立法规禁止。 委员观点 冯世良:不能走回封建老路 冯世良认为,如果简单用法律来限制或禁止这个行业,限制选美、整容或美女经济,过多的条款反而可能带来操作中的粗暴对待,“美容业何祸之有,只要它没有违规”冯委员说。 冯世良称,对于有人提出的应限制用女人相貌做宣传,他也不能苟同。他介绍,经常出差去国外,看到80%的广告都是女孩,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并没赤身露体,只是展示美,做商业的宣传,有什么伤风败俗的?”他说,“希望我们不要人为做太多限制,走回到封建的老路。” 张晓梅:要规范但不能限制 张晓梅说,与外国相比,我国的美容业才刚刚发展,算不得泛滥,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是行业发展初期必然伴随的,只能通过规范和监管逐步改善,国家应该制定规则,并让一些机构进行专门规范和指导。 张晓梅说,这个行业的崛起,自然有百姓的需求,市场好不容易开始活跃,应该珍惜它。 李宝芳:女生不宜过多参与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芳 针对“女大学生是否应该参加选美比赛”的问题,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宝芳认为,大学生应该多集中精力在学业上,不宜过多参加选美等社会活动。但她同时表示,社会就业压力和仍然存在的对女性不平等待遇也是女大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一个社会原因。 李宝芳强调,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应该在参加“选美”等社会活动中保持仪态,保持女性的尊严。“比如有的比赛让女选手穿着泳装回答问题,在这种场合是不适宜的,体现了有的人对女性不尊重的心态。” 业内看法 选美混乱源于经济利益 女孩儿急于成名的心理误区常被利用 本报讯针对全国妇联建议遏制“美女经济”的提案,选美业内人士反应都比较冷静,他们昨天表示,造成目前选美混乱的根本问题还在于经济利益。 业内人士透露,近年国内的一些选美赛事,操作过程是这样的:A公司以某个价钱向该赛事总部买一个批文,允许其用该赛事的名义在中国举行比赛,接着将批文倒卖给合作伙伴B公司,B公司又倒卖给某地区一“有关系、背景”的C公司,C公司于是在当地打着“××大赛”的旗号,以参赛选手为本钱,进行一系列商业活动赚取利益。 很多年轻的女孩儿以为参加选美可以走上明星之路,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心理误区。这种心理也使得很多不规范的选美赛事能利用选手谋取利益。业内人士表示,造成选美混乱的根本问题还在于经济利益,工商部门应该是规范选美赛事的重要部门。 部门说法 工商部门:美容投诉较多 国家工商总局有关人士表示,对于遏制“美女经济”提案,如果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会考虑采取相应措施。该人士介绍说,现在消费者对美容行业的投诉比较多,主要涉及的是虚假美容广告,以及使用假冒伪劣的美容护肤用品等问题。 卫生部门:监管存在难度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一名工作人员昨天表示,“美女经济”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卫生行政部门只能对医学美容技术的提供机构加强监管。由于罚则没有明确规定,目前监管存在一定难度和缺位。 (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