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防灾减灾,非编课本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00:15 红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陈章立认为,从长远看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检查。要加强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建议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设立防灾减灾研究科目,加大支持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要让全社会首先是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建议教育部门组织编写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并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也是蒙受自然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是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然而,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很快,但防灾 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健全。作为这防灾减灾方面的专家,陈章立委员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增强抵抗灾害的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正可谓理之昭昭、情之殷殷、言之切切。

  不过,对于陈委员中关于教育部门组织编写防灾减灾知识读本,并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建议,笔者倒有不同看法。现在有一种“风尚”大凡说什么重要,或者需要普及某个方面的知识,便会首先想到中小学教学,便会想到编写中小学教材。一时间,普及环保知识要编教材、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要编教材、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也要编教材,不一而足。似乎只要编了教材,就说明已经引起了重视;只有进了中小学课堂,才算是做到了知识普及。

  其实,凡事都编教材进中小学课堂的作法并不可行。一方面,现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中小学家长的经济负担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增加这一科那一科的教材和教学,岂不是给书包增重、对学生加压?另一方面,不见得进入了课堂就能普及了知识。拿防震减灾来说,有关的知识读本已经进入了学生的书包,但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或者被束之高阁,或者由于课堂教学的不到位而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在中小学生中普及诸如环保、预防艾滋病、防灾减灾以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知识,而是说不该动辄就是编教材。实际上,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理应选择那些寓教于乐的、适合中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法和手段。

  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普及有关的知识,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须知,社会是最好的课堂,成人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稿源:红网)(作者:李平安)(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