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择校费是加强管理还是彻底取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07:51 新华网

  各地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学生,几乎超过了学生人数的10%,通过缴纳赞助费、择校费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更是高达25.2%。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择校收费到底“黑”到什么程度?早在前几年,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就很多,比如在北京,近800所中学中有200多所靠招收择校生增加学校收入,而且仅这200多所中学当年的入学收费总值就高达10亿元以上,这个数字如果以学校的投入产出比来核算,其利润率要比一般企业高出几十倍、上百倍;还有南京一家调查公司披露,据该公司做的专题调查显示,在江苏的“十大暴利行业”中,“中小学教育”就赫列其中。

  本届“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针对择校费问题,开出了“三剂药方”:对择校费加强管理,拿出一部分择校费加强普通学校的建设;政府要使校际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说实话,这样的“药方”多年前就有人开过,但收效并不大。优质教育资源供求矛盾太大,指望通过校际之间均衡发展,指望扩大优教规模这样的方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众所周知,优势教育资源不是靠钱在短时间内“堆”出来的,而是一个经济投入与文化传承的漫长积淀过程。因此,即使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人们还是会有“优中选优”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如何把现有优质资源公平分配上。

  国家办的是普及型教育,招收对象是规定区域内全体符合条件的学生。重点学校无论多么受人青睐,资源也是国家的,学校没有权利将资源据为己有。以此为基点,现在我们应该探讨的,就不该是“对择校费加强管理”,而是“择校费根本就不应该收,家长有钱也不能买分”的问题。笔者以为,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优质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而是既得利益者根本就不想改变现状。

  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为什么不可以借鉴高考的办法,一律凭成绩录取,不准预留择校生名额?此外,除了小学一年级初次入学外,重点校还可拿出一定的名额,在每年升学时凭成绩转入(转出)一部分学生。这样,既体现了“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对公平,激励学生上进;又意味着进了一般校也还有选择重点校的机会,而进了重点校如果不努力也未必能顺利读下来,避免学生和家长把全部精力用在入校时期。我认为,假如学校能做到这一步,公平问题才算基本解决了。(马龙生)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