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设“国家公祭日” 无关中日博弈潇湘晨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08:35 南方日报

  一周观点

  全国政协常委赵龙近日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把每年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并由国家领导人参与整个公祭活动。这个建议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共鸣。细细看下来,大部分网友都是从回击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角度来立论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也直截了当地说:“公祭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坚决回击!”

  在我看来,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丑恶行径,的确可以作为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一个理由,但设立“国家公祭日”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远在中日博弈之上。

  当代西方著名民族问题理论家盖尔纳在他的《民族和民族主义》一书中有一个深刻的比喻。他把民族国家比作“鱼缸”,而民族国家内部的公民就是“鱼缸里的鱼”,政府是“鱼缸”的惟一的管理人和保护人。

  南京大屠杀发生之日,就是中华民族的“鱼缸”被打破之时!南京大屠杀证明: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失去民族国家的保护,下场可能是极其凄惨的。30万死难同胞在用生命向我们解释:一旦丧失了主权,人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笔者完全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这一建议。作为一种仪式,“国家公祭”将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绝对不能出现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防止出现第二次南京大屠杀?如何加固、维修特别是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鱼缸”?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设立“国家公祭日”无关中日博弈。即便是有一天,日本民族能够像德意志民族那样完全认错,但到了每年的“国家公祭日”,我们还是要聚集在一起,怀着严肃沉重的心情举行公祭仪式,就像欧洲人每年都要纪念奥斯威辛一样。纪念死难者不是为了复仇,不是为了配合外交政策,也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思考,如何才能防止惨剧在我们及我们后代的身上重演。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