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看中国“历史热”:换个视角读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16:23 新华网

  再看中国“历史热”:换个视角读历史 ( 新华网 2005-03-13 16:25:23 )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全晓书)当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津津乐道于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时,他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只有“八个样板戏”的年代会是何种色彩。历史,或可资政济世,或可娱乐消遣,随同中国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一道,在公众中悄然转换着角色。“

  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整个文学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不同风格、不同观点的文学作品竞相出现。这样的大环境对于历史小说的创作来讲更为难能可贵。”出席此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二月河代表说。

  这位重塑清朝三代帝王的历史小说家说,在极“左”思潮泛滥的时候,和历史有关的一切领域都是重灾区。“在阶级斗争绝对化的影响下,有关历史的研究、创作和教学,都已经高度意识形态化,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那时侯,很多历史问题的论争,诸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李秀成、海瑞等,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政治问题提出来的。研究者如履薄冰,稍不留意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民众则是被动的接受者,难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选择。”二月河说。

  纵观中国数千年长河,历史长期承担着贯彻国家意识形态的功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写史成为中国文人在不开明的政治环境中指陈时弊的惯常手法,因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封建皇权专制走向顶点的明清时期,正史也沦为帝王将相的家史。

  “然而,出于好奇、探究乃至反抗之心,人们不会永远满足于严肃、道统、专业的制度和礼节提供的历史知识,那种史家写史的经典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肖红代表说。

  黄仁宇以薄薄一本《万历十五年》凿开了当代中国人固化的历史观厚重的外壳,告诉从僵化体制下走出来的人们:历史并不是那样简单、生硬而无趣。近几年,在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历史读物常常占有一席之地。

  有媒体评论,得益于中国政治的日益开明,历史叙事正从学术专著走向通俗读本。肖红认为,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一代文化市场的发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的崛起更是改变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统定位,史学也从“代圣人立言”的高阁下移到平民百姓的书桌。

  在开放的环境中,不仅读者,甚至连解读历史本身的人也呈现“非专业化”倾向,比如著有《潜规则》、《血酬定律》的吴思,《史学新语》的汗青等。这些人有的是编辑记者,有的是广告策划人,甚至还有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自由职业者。

  与此同时,史学著作的内容也正经历从治国经邦到阅世知人的变化。最近,一部引起热议的《帝国政界往事》就凭借大量细节的积累,把一部观念的历史、思想的历史,恢复成人的历史,而其间“岳飞必死”的论断更是颠覆了传统教科书将岳飞之死全部归罪于秦桧的历史结论。

  “这种观点得以表达,应该归功于这个时代,人们敢于也能够接触到异于历史教科书中的学术观点。就好比,过去一提皇帝,就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现在,人们认为,只要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民族统一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都应得到肯定,康熙、雍正和乾隆也不例外。”二月河说。

  正如“政治兴替启示录”丛书总序中所说的一样:历史不仅意味着过去,它处于人类的理性思考、道德评判和审美关照的光亮之中。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