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华文化:定让世界更惊喜(两会观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05: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华文化:定让世界更惊喜(两会观察)(组图)
陈爱莲

  主持人:本报记者 叶晓楠 戴岚 刘琼 曹红涛

  嘉宾:

  王蒙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爱莲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

  冯骥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

  张贤亮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董事长

  主持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现了严重的“透支”和“赤字”现象。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必将迎来一个伟大的复兴。在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拿来”,还应该积极地“输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那么,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世界人民所认识、所接受呢?我们邀请全国政协的几位专家学者,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中华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力

  (3月12日,记者见到王蒙时,他正在给政协委员、朝鲜族的崔善玉赠送他的韩文版新作《蝴蝶》,并在扉页上签名,签罢,还指着封面上的韩文向崔善玉请教:韩文的“王蒙”是哪两个字呀?得到答复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王蒙:《蝴蝶》是我的一本新作,另两本新作《活动变人形》、《我的人生哲学》也有了韩文译本。这3本书韩文版的发行几乎与国内中文版出版是同步的。说起来,我的作品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都有了译本。

  这些年,我去了不少国家,也很关注文化传播问题,我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比过去广泛得多了,在世界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比如餐饮文化、中医、中国功夫、舞蹈、音乐,特别是杂技,风靡全世界,得过的大奖不计其数。中华文化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兴趣。

  另一方面,我发现世界各国都有相当水准的汉学研究专家,他们不仅关心中国古代学说如孔孟之道,对中国近、当代文化兴趣也很大。我注意到一部由国外汉学家编著的剑桥版中国史,汇集了英、美、荷兰等国的专家,他们对中国了解都很深。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一些中国文化中心,如韩国、法国、毛里求斯、埃及等,这些中心经常播放一些中国影片,出售或展出一些中国绘画、书籍等。

  不可否认,许多中国书籍虽说有了外文译本,但真正能进入畅销书行列的非常少,往往局限于一些对中国感兴趣者或是研究中国的人阅读。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以坦诚的态度待人,一定能消除偏见,赢得更广泛的认同。

  文化建设需要传承和创新

  (1997年,文化部举办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陈爱莲看到大部分剧目都是国外的,就下决心复排《红楼梦》参加展演,至今在国内已经演了40多场。陈爱莲表示,如果条件成熟,想把这个节目带到国际上去表演。)

  陈爱莲:什么是现代?西方的一定现代,东方的就是传统吗?这是偏见。以舞蹈来说,外国人注重造型,圆形、方形、三角形都有,而中国的舞蹈则是流动的、飘洒的,两者各有各的美。东方人与西方人的语言、文字、思维、艺术感受力都不一样。不同的文化之间不是谁比谁先进、谁比谁现代的关系,他们的文化地位是平等的。中国文化的许多玄思妙想,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充满灵动和智慧,让人感觉安静、感受慰藉,对外国人同样可以有启迪。

  我们强调民族性,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墨守成规、拒绝创新的借口。在1997年复排《红楼梦》时,我就尝试过加快展开节奏、加大舞蹈动作幅度甚至音乐改编,效果很好。只有传承、创新,才有中国文化的现代影响力。我一直在思考,现在国外的文化都进来了,芭蕾、踢踏、摇滚、说唱,但中国自己的文化在哪里?如果我们输出去的都是别人的东西的变种,那中国文化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呢?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支撑

  (站在身高一米九零的冯骥才面前,记者顿觉“渺小”。这位能文擅画的津门才子,还是著名的民俗学家。他热情,幽默,妙语连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一席谈吐,时见真知。)

  冯骥才: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情感,是源头、是根基,也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走向就越应本土化。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理应捍卫文化大国的气度和尊严。目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展顺利。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正在加紧制定。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遗产日,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保护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加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越是有民族本土文化做支撑,我们越敢于用开放心态面对各种文化。

  事实上,来自各方的信息显示,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越是有个性的文化越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中国传统国画,在国外市场的价值远高于中国的油画。

  国家实力是文化传播后盾

  (1993年,张贤亮以自己著作多种外文译本的稿费作抵押,向银行贷款70余万元人民币,加上几个单位的入股,办起了以“出卖荒凉”著名的西部影视城,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谈起西部影视城,张贤亮颇为得意。)

  张贤亮:数百年来,华侨在世界各地的定居,把中国文化如民俗、餐饮文化等传播开来。但发展到今天,文化传播必须走产业化之路,要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生产,而不是宣传品。文化产品有其特殊性,越有本民族特色越受欢迎,价格不是最重要的。相反,许多一般化的、没有独创性的、廉价的文化产品可能卖得很多,但仅是在低层次上传播中国文化,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不值得提倡的。

  就拿我创办的西部影视城来说,大部分来宁夏旅游的外国游客都会到那里参观。我还记得一位英国导演来参观采景后,说自己差点昏倒。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西部影视城的景点植根于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国过去已消逝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反差大,所以让人惊叹啊!

  我始终认为,传播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国家价值观的推广。因此,文化传播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没有强大的国家和民族作后盾,文化很难得到别国的关注和认同,就更谈不上传播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3月14日 第六版)
中华文化:定让世界更惊喜(两会观察)(组图)
王蒙

中华文化:定让世界更惊喜(两会观察)(组图)
冯骥才

中华文化:定让世界更惊喜(两会观察)(组图)
张贤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