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不该把儿子逼得那么紧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05:05 中国青年报 |
“我儿子他什么都不学。道理讲尽了,家教请遍了,心理门诊也看过了,一点儿作用都不起,而且成绩还不升反降。我真是烦透了……”电话那边是一位中年妇女焦急而憔悴的声音。 “我其实非常想和您面谈。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我离不开,家里还有个大儿子需要照顾。他先天性残疾,这才又生了老二。可这孩子现在这样……有时候我都想去死了,也许就能唤起他的上进心……”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蓬着头发,整天忙碌、疲惫、无助的母亲形象。 “这次家长会我都没好意思去,我抹不开那个脸。第二天我自己单独去了学校。班主任说这孩子不笨,就是不爱学习,也许不是学习的料。您是专家,您告诉我,像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没救了?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认真学习呢?” 我仿佛看到一双充满血丝的期待的眼睛。我知道,现在需要挽救的不是那个“不懂事”的男孩,而是这位满怀伤痛的绝望母亲。 于是我轻柔地开口,“您已经做得很好了。”“老师也说我已尽了很大的努力,”她显然激动起来,声音有些颤抖,“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可是为了孩子,我会去看所有的报纸。凡是和孩子教育有关的我都看,电视、广播,中央台的12演播室我几乎一次都不曾落过。我还怕他听多了我说话烦,就给他写信,以他同龄人的口气告诉他学习的重要。可他一看学习两个字就猜到信是我写的,看都不看就把它扔了。作为一个母亲,我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感受着电话那端强烈的心灵震颤,我决定再推她一把。“我觉得,天下很少有哪位母亲能比您做得更好!” “哇”的一声,电话那端的她终于爆发了。 “我相信,没有一个母亲能比我付出的更多。我为他请过每小时上百块钱的家教。去年冬天,下大雪的日子里,我带着老大老远去给家教老师送钱……”她再也说不下去了,很长时间内,电话那端只有伤心欲绝的哭泣。 电话这边,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深深感到,作为母亲,她身上的压力有多重。 良久,她的哭声慢慢平息下来。 “我感觉,您对这孩子寄托了很大的期望。”这次是我先开口。“是的,我的希望都在这个孩子身上了。别人一问你家二儿子怎么样,我就觉得心里堵得慌!我真没脸见人!为了他,我都不怎么出门,不敢和人打招呼。今天我是第一次和别人说这些话……” “您的压力太大了。” “他爸爸有时也劝我别管他了,可我怎么也不甘心!上个世纪70年代,我没有机会上大学,已经吃了一辈子没有文化的苦。这不,我就要下岗了,家里的负担也更重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不再吃跟我一样的苦。可老大那个样子不说了,老二长了个聪明脑瓜,却又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老天对我这么不公平?!” 我能够体会她心中长年以来积累了多么深的委屈,但是更想对她进行一些挑战和对峙。 “我觉得,上天对您的小儿子也不公平!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家里,从出生起就要面对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希望,不仅包括您对他哥哥的,也包括您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怀念和面子的浮华。我想,不仅是您儿子,放在其他任何一个人身上,让他面对这样四重压力的时候,他的成长也将会是多么艰难!” 电话那边沉默了,而后啜泣声又响了起来。“我倒没有这么想过……不过孩子也确实在作文中写过自己心里很苦,很难受。有一次,他曾哭着跟我说,‘我得赶快挣钱,帮你养活我哥’……” “他好像比其他孩子更成熟。”“是。他想得比好多已成年的孩子都多。他告诉我别为他担心,他肯定会挣钱,不让我那么苦……” “看得出,他对您和这个家也有很深的感情。” “他还对我说过,无论谁变坏他都不会变坏。因为有一份亲情始终在牵绊着他。” “如果我是您,我会为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而自豪。” 电话那边第一次传来了腼腆的笑声。“老师,您说我是不是不应该对他逼得那么紧,给他那么大的压力?”“也许您首先需要分清楚自己对他的期望中所掺杂的各种成分。这沉甸甸的渴盼中,有多少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有多少又不单纯是为了他的。” “我现在觉得自己挺自私的,我把自己的面子、自己年轻时的失落,不由分说一股脑儿都压给他了……” “您其实真的很伟大。作为母亲,你已经为此付出了很多。但这并不是说,这就是你生活的全部。你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您还有另一个儿子需要关心和照料,您自己风雨同舟的丈夫也需要您的爱……” 她叹了一口气。“也许是我自己该放松一下了。和您聊聊,我觉得自己的心里空出来一块,一下子敞亮起来。其实今天的社会仍有很多机会,以后他自己醒悟了,也许会学得好的……” 挂上电话的时候,虽然耳旁回荡着那位母亲如释重负的笑声,但心里却还在沉重中徘徊。因为这位母亲演绎的不只是一家一户的故事,它也代表着万万千千含辛茹苦的父母。他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然而却换不来孩子的一丝回应。痛苦和绝望每天都在折磨着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孩子们的苦痛呢?他们平白地背负了无数莫名的希望,正如来询者的儿子曾说过的,“你的要求太多了,我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无法逾越的绝壁悬崖。在这样的情势下,又有多少孩子还能树起信心,鼓起勇气呢? 的确,父母的一片殷切之心没有错,也值得尊重。但是,若殷殷中不慎夹杂了太多个人的希望和虚荣,事情将走到另一个极端,必然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它不再能促使孩子前进,反而会让孩子们失掉向前的勇气。所以,为人父母者,只是一味辛苦,一味“为了你好”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勇敢、真实地面对自我,学会分析自己的心愿和失落。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真实地面对孩子,给他一个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恰如其分地给他一些压力和一份支撑。 作者:青春热线咨询员 张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