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沂蒙百万亩山岭薄地实现机械化耕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07:2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临沂讯 莒南县相邸镇张家岭村60岁的农民张凤年今年种地可以松口气了。2月27日一大早,他就将数千公斤的农家肥用机动车运到了离家3公里的农田里,连施肥没用一上午。往年,这件事要花掉他一周的时间。

  张老汉家有久病体弱的老伴和瘫痪卧床的儿子,承包地分散在村南3公里的岭上。他告诉记者,过去这儿坡陡石头多,没路也没水,车进不来,农机也用不上,运肥、浇水、收庄稼只能靠小胶车,碰上雨天就得肩挑背驮,累人不说,还经常因为在地里耽搁的时间多将他在外地做工的活给丢了。去年秋收后,政府将这些山岭薄地改造成了汽车进得来、农机用得上的良田,他以后种地再也不用犯愁了。

  临沂市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去掉了沂蒙山上百万农民的一块心病。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彦普介绍,该市耕地有2/3分布在山坡和岭头,大部分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费县芍药乡的一首歌谣这样描述:“远看一群青山羊,近看一片青石廊,仔细一看石缝里还有几棵地瓜秧。”目前,临沂农村90%左右的农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但这些山岭地却让这些机械有劲使不上,制约了该市农业向现代化跃进。

  为改变这一现状,2003年以来,临沂市开发整理耕地50万余亩。位于我省最东南部的临沭县自去年9月,将朱仓乡十几座山岭8000亩靠天生长的薄地,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要求进行了整理,使贫瘠的山岭薄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车能进、机能用的良田。地头一位农民告诉记者,过去这些地只能种花生、地瓜,每亩产出只有400多元。现在好了,我们的拖拉机、喷灌机在这儿也能派上用场了,今年这儿的粮食产量少说也得翻一番,如果种上高效农作物,那效益就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较早搞山岭地整理的莒南、平邑、临沭几个县,已初见效益,据统计,这些县每年农业生产的平均增长值中,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地开发整理的部分达到40%以上。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该市仅国土资源部门整理开发的山岭薄地已达到100万余亩,这些耕地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耕作,而且也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