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只为家乡老百姓能扩展一点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09:34 光明网-光明日报

  《福州晚报》记者 叶向荣 顾伟 本报记者 高建进

  福建省目前惟一经过县级以上文化部门批准,个人创办的公益性图书馆———杏山图书馆,3月5日上午在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开馆。杏山图书馆是福州市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用其积累多年的15万元修建起来的,现有图书码洋超过8万元人民币。书馆除了收藏《汉语大词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二十五史》、《辞海》、《辞源》等大型工具书外,还备有医疗类、科技类、法律类、文学类、生活类、教育类等22种类别的书,供当地中小学生和村民免费借阅。

  捐建杏山图书馆的是一位白发苍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国现代语言学家、辞书家和博士生导师,他执意要记者们不要在媒体上介绍他的真名。他说:“我所做的一切,不求名不求利,只为了家乡老百姓能多读一点书,多扩展一点视野。如果要介绍就多介绍市、县领导和上街镇的乡亲,没有他们的支持,这图书馆我一人是办不起来的。”

  这位笔名叫林长凤的老人1943年出生于闽侯,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全国首届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获得者,他著述的辞书作品达700多万字。聊起办书馆的目的,他认为主要是报答党、政府、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他说:“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吃饭常要用勺捞起米汤里的数粒米。从读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我一直是靠国家助学金生活的,没有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我的今天。”

  据林长凤的同事介绍,长期以来,他对公益事业一直很热心,在为“希望工程”和灾区人民的捐款中,经常是成千元、成百元地捐,“他人第一”是他的生活原则。

  说起创建杏山图书馆的经历,林长凤说:“几年前上街老人馆倡议修建礼堂时,我拿出7万元钱,希望礼堂里能划拨一个地盘建个图书馆。这几年我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出差,一有空就逛当地的书店,根据农村的需要挑选了一捆捆图书。为了省钱,我总是提着一捆捆图书挤公共汽车,手常被书绳勒出一道道深痕。书从邮局托运到福州,我取出后要专程送到闽侯上街,最后还要归类上架,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得。”

  杏山图书馆开馆后,该馆将无偿交给闽侯上街镇管理。谈到希望时,老人声情并茂地说:“我不是华侨,也没中过彩票,办图书馆的钱是我从生活费中一分一角积攒起来的,希望村民们都来关心和爱护这个图书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捐书。今后我每年都要补充一些新书,力争使图书码洋达到30万元的中型规模,成为当地一个有实力的文化宣传阵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