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林林:新增高考考生100万 教育部如临大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15:58 东方网

  徐林林:新增高考考生100万 教育部如临大敌?

  选稿:项凌 来源:东方网 作者:徐林林 2005年3月18日 15:57

  教育部是个出新闻的地方。特别是每年高考前夕,公众对任何来自教育部的消息,其关注度成几何数级递增。而由此引发的议论也大都仁智各见,看法不一。3月18日北京娱乐信报刊登的消息《全国高考考生今年新增100万预计明年将达1千万》,就属于这类新闻。

  报道称,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突破800万人,比去年猛增100万。为此,教育部要求严整考风考纪,狠抓考生诚信承诺书签订、强化现代技术防范手段、严打群体舞弊违法行为等三项措施的落实。招生战线则要严格遵守向社会作出的“六不准”承诺。

  读罢这条消息,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将其中的“考生”、“舞弊”等词组换成“歹徒”、“作案”等司法报道常用术语,说此新闻源于公安部,另一场专项“严打”即将展开,恐怕很少有人会对它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其实,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猛增100万,应该说是一个牵动各阶层的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的原因,也与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有所提高有关。无论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坏事。按照以往的“政绩崇拜论”,教育部完全有理由像宣布“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居世界第一”那样自豪一把才对,怎么一反常态,将正面文章反面做事先就把高考的气氛弄得如此紧张?

  首先,缺乏人性化管理意识。眼下,数百万高中毕业班学生已经进入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几十年一惯制的应试教育给他们精神上造成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考试诚信专项教育”,当然必不可少。但从教育的形式到内容都得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人为制造紧张为准,毕竟到时候胆敢作弊的人只是极少数。如果动辄像训示囚犯一样,张口不是“打击”就是“追究”,谁听了心里好受?即便是平时学习成绩再好的学生,身处这样的“专项教育”环境,心理上也难免产生莫名其妙的变异,甚至可能影响到临场发挥。学生是人,不是考试机器。如果不从“人”的角度强化高考管理,哪怕颁发再好、再硬的政令、法规,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忽略了这一点,自然只有靠事先“大造舆论”吓唬考生了。

  其次,缺乏对舞弊现象的正确判断。教育部将今年高考考生报名人数比去年陡增100万与“严整考风考纪”扯到一起公开发布,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他们认为考生人数多寡与舞弊案件的发生几率是成正比的。从理论层面上讲,这个命题难以成立。从实践向度分析,倘若真是这样,一方面表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教育方针至今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迟缓,应试教育迫使少数学生不得不在考场上铤而走险。退一步说,考场作弊,古今中外都难杜绝。每年颁发措词严厉的政令,固然可以产生一定的震慑效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如果不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尽快探寻治本的路径,且莫说落实“三大措施”,就是推出一百条“禁令”,估计也刹不住作弊之风。面临这种令人头痛的高考生态,教育部如果无动于衷,那反倒是不正常的。

  再者,舍不得丢掉形式主义的东西。去年此时,全国所有考生不是一个不挪地都签订了诚信考试承诺书吗?结果如何?考场作弊照样发生,而且在手段上还有所“创新”。如果靠薄薄的一张纸就能阻断或者减少违法行为,全国几十万个公安派出所至少可以精减三分之二。事实说明,让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除了给他们精神上施加沉重的压力外,对遏制舞弊不起半点作用考试不能搞名堂,还用得着三令五申,签字画押?既然如此,教育部为什么强令实施“承诺工程”,且年复一年乐此不疲?说穿了,一是,对中学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强调不够、探索不多,至少对此没有像对盲目扩招那样有兴趣,以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二是,做表面文章,可以巧妙而得体地转嫁、推御教育管理责任。正因为如此,每逢高考,草木皆兵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的。

  教育部对“新增高考考生100万”如临大敌是极不正常的。如果哪年教育部有关防止考场作弊的红头文件语气变得缓和了,那可能说明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摧残考生身心的应试教育即将寿终正寝。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