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志诚——一位香港商人的海外华文教育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0日13:3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九日电 题:一位香港商人的海外华文教育梦想

  中新社记者邢利宇

  “希望每一个有学习华文愿望却又没有能力来中国学习的海外人士和侨胞,都能在当地上华文学校或在当地华文教师的帮助下自学。”怀着这样的梦想,香港中华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诚日前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专项用于该基金会的“海外华文师资培养计划”。

  作为此次捐资的“使者”,张先生的长子张浩宏日前来到北京参加了捐赠仪式并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

  “我父亲的普通话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但他还是希望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因此,张浩宏有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一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涯。“父亲对中国古代诗词很感兴趣,经常念了上句让我们接下句,当我们接不上时,他便责怪,‘我们是中国人怎么能连这个都不懂。’”谈起父亲来,张浩宏满是敬意。他介绍,父亲张志诚祖籍广东新兴,一九五三年在香港出生,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中学毕业后这个贫困的家庭已无法供年少的张志诚继续读书,从此张志诚踏入了社会这所大学。一九七八年,张志诚开创了“大凌公司”,到了一九九八年,这家公司已成为大型上市企业“大凌集团”。

  虽然由于专业限制,张浩宏对中国古代诗歌还是似懂非懂,但走访过北京的名胜古迹并与来自东北、江浙、山陕等各地的同学生活了四年后,他已被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深深吸引了。“我现在在父亲下属的公司工作,希望今后从事文化交流活动。所以北京的学习经历对我很重要,至少在工作中,在与内地的同胞交往时,没有语言障碍。”张宏浩同时希望以自己学习中文的经历告诉正在学习中文的朋友们,要努力的走出留学生的小圈子,多用普通话与大家交流,这样中文水平会很快提高。

  华文教育是指中华民族语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与交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华文化作为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日益受到世界众多国家的关注,海外兴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目前,海外华社和中文学校仍然存在着师资、教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办学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华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成立于二OO四年九月,其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虽然是听朋友介绍,但张志诚还是信任地捐资该基金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金会严谨地管理制度和基金使用的透明度让人放心。

  据介绍,师资数量和质量是海外华文教育所面临的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海外华文教育师资问题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地区的相关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有数据显示,仅印度尼西亚华文教师目前的缺口就达三万名;欧、美地区相关教师数量充足,素质较好,但亟需加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此外,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年龄偏大,后继乏人。这些都已显著地制约了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召开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一届一次理事会上,该基金会首批拟推出的募捐资助项目就将着重针对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困难的问题,着手规划“海外华文师资培养计划”。这一计划将对骨干教师进行学历教育,对一般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同时利用海外力量设立基地开展就地培训,以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努力在五年内培训一万名华文教师,教学效果辐射一百万名海外学生。同时,该计划将以资助东南亚华文教师回国短期培训为重点,并兼顾欧美地区重点国家。每年基金会还将资助数个专家团赴海外进行短期师资培训,使受训对象每年达到一千五百至两千人次。

  当张志诚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询问捐资情况时,得到的介绍比上述内容更为详细。同时,对于每一位捐资者,该基金会都将备专案。捐资者捐赠的每一分钱花在了哪里,都将有详细记录并定期反映给捐资者。就是这公开透明的捐赠管理使用制度,使张先生将自己的海外华文教育梦想信任地交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来实现。

  对于捐资者的无限信任,该基金会的每一位员工都觉得肩负责任重大。他们共同表示,一定要把海外华文教育做好,让每一位关注这项事业的海内外同胞放心。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