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剧院魅影》:6500万票房引出的思考(热点解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5: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剧院魅影》:6500万票房引出的思考(热点解读)(图)
《剧院魅影》剧照。

  本报记者 娄靖摄

  本报记者 娄靖

  由英国招聘式剧团巡演的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的《剧院魅影》3月中旬在上海大剧院结束为时3个月的演出,创下全新纪录:盛演100场,票房收入6500万元,出票率99%,吸引观众17万人次。

  音乐剧奥秘

  标准化制作造就工业时代的舞台艺术

  音乐剧是西方工业时代的舞台艺术,成功作品大多改编自经典名作,配上优美的音乐、多姿的舞蹈、华丽的服装等,以巨大的震撼力、极佳的视听效果和都市化的时尚元素风靡欧洲。

  上世纪80年代,四大音乐剧名作《悲惨世界》、《剧院魅影》、《西贡小姐》和《猫》诞生,每部作品都创造了十几亿美元的票房,造就了两代以上的数千万观众。同时,一整套科学化、标准化的产业化体系,确保音乐剧的生产管理如麦当劳一样,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上演多少年,都是同一标准,以保证用长时间的全球热演收回巨额成本。其中,《剧院魅影》创造的16亿英镑票房,远远超过《泰坦尼克号》创造的目前全球10多亿美元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不过,由于我国演出市场尚不够成熟,难以有足够多的演出场次来支付成本,因此音乐剧名作引入的时间比较晚。我国大部分观众对西方音乐剧的了解是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或听CD等渠道获得的。因此,能不出国门到上海看《剧院魅影》的这些日子,成了国内众多音乐剧爱好者的节日。剧终曲散后,不少人还沉浸在兴奋中,有的转身去买了第二场、第三场的票,有的则将感受热情地传递给亲朋好友。如此,观众队伍越来越多。

  据上海大剧院统计,购票者中有八成散客、两成团体,外地观众占了15%,遍及北京、广州、深圳、哈尔滨、武汉、重庆、江浙等地及港澳台地区。也就是说,在连续3个月中,每天有1500多位观众,花了60万元看演出。如果以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销售额计算的话,恐怕也没有哪家商店能在连续3个月内有这样的成绩。

  演出体制出路

  “养戏”还是“养人”

  《剧院魅影》让人看到文化产业的美好前景。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市场热情,还有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示范与思考。

  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钱世锦说,世界音乐剧久演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剧目是根本”、“养戏不养人”的演出机制。他们创作时首先考虑市场前景,挖空心思制作长演不衰的剧目。戏出来后,在全球招演员,录用期内,某个演员就担任剧中某个角色。合同期满,剧组解散,演员拿着履历表应聘下一个剧团。这次到上海的《剧院魅影》“表演团”,就是由英国和百老汇的成功版本派生出来的招聘式剧团,应《剧院魅影》亚洲巡演而组建,3年巡演完毕就将解散。这种以剧目为核心的演出机制,既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优化配置,也实现了剧目演出周期与效益的最大化。

  相比之下,我国的文艺院团往往同时承担了文化产业和社会保障两种职能。不少院团虽然分配机制已彻底改革,不演出就没有一分收入。然而,院团考虑到演职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定团结等因素,演出时还得录用本团演员,仍走不出“一个剧团养一群人”的传统机制。上海话剧中心总经理杨绍林说:“院团越老,社会职能越多。文艺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已到了需要社会环境配套的时候。”

  近些年,在社会办文化探索中出现的以剧目为核心的文化公司也已让人们刮目相看。比如,上海一家民营企业———上海城市舞蹈公司,只有11名办事人员,成立3年却推出了3台原创精品,每一台剧目都是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其中,舞剧《霸王别姬》和《红楼梦》连续两年入选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式剧目,并在全国演出几十场,显示了“养戏不养人”新机制的活力。至于它们能否长演不衰,还将经受时间的考验。

  舞台外收入

  “做产品”还是“做产业”

  其实,引进的最大赢家,还是拥有《剧院魅影》版权的英国“真正好”剧院公司。按版权法,每场演出收入中,《剧院魅影》的版税占9.5%,如以每场60万元票房计,光100场的版税,“真正好”就将分得570万元。其次,大厅里出售的许多衍生产品如CD、MP3、纪念品、宣传册等,每出售一件收30%的版税。一只杯子卖30元,版税就占了9元。

  世界著名音乐剧的赢利模式,让我们看到版权在演出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他们将一台舞台剧做成名品牌,建立了以版权为基础的跨媒体、跨行业的经营体系和传播体系,将版权的文化附加值通过后产品开发,延伸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这个立体开发的赢利模式,不断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和营销力,版权成了一本万利的财富之源。

  与之相比,我们不少艺术家还停留在做舞台产品的阶段,不注重版权与品牌,停留于搞一部戏演几场就了事,没有意识或缺乏能力将一个“好故事”演变成大品牌、大产业。由此,失去了不少机会,产业也难以做大做强。

  本土化之路

  “引进为主”还是“原创为主”

  “先引进,让大家看到最高水平的优秀剧目,借鉴他们的经验,少走弯路,然后再制作本土剧目。”上海大剧院总经理乐胜利的这段话,可以看作他们从2002年以来引进21场《悲惨世界》、53场《猫》、35场《音乐之声》直至今天100场音乐剧大师韦伯的《剧院魅影》,不断刷新中国演出史纪录的直接动因。

  目前,上海大剧院正按照“引进———汉化———原创”音乐剧产业发展的三步曲,与英国麦金托公司和韦伯洽谈,准备将《悲惨世界》或《剧院魅影》进行“中国化”改造,向全国更多城市介绍优秀音乐剧,培育市场。

  上海大院剧第三步的“原创”,计划请韦伯帮助挑选有国际化潜力的中国故事进行创作运营,打入伦敦和纽约市场,并在国内长期演出。印度音乐剧产业就走了这条路,韦伯帮助他们推出的《孟买梦》取得了成功。钱世锦介绍说,音乐剧在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本土化过程。原版《猫》曾在东京演了整整1年,日本版的《猫》、《剧院魅影》、《狮子王》至今还在上演。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系主任陶新教授对该做法给予肯定,认为这是培育、积累人才和资源的好办法。他说,我国在近20年的音乐剧探索中,创作了数百个作品,但由于不懂得音乐剧的技术含量,没掌握其产业化的操作方法,至今没有一个长期赢利的例子。盲目的原创,往往血本无归,既伤害了投资者,也伤害了观众和编创人员。

  其实,《剧院魅影》引进的成功已经激热了我国的音乐剧创作。中国娱乐公司总经理郜奇说,去年全国出现了5部大投入的音乐剧。如新疆歌剧院的《冰山上的来客》,带着版权和衍生产品到北京演出,反响很好,目前在新疆演得很火;成都投入1000万元创作的《金沙》也将上演。他对上海大剧院大量引进并准备克隆西方音乐剧的做法表示担忧,认为“这会影响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我国演出市场不大,产业化能力不强、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从最有演艺产业化潜力、最能发挥演艺产业“航母”带头作用的音乐剧入手,已成为寻找演艺产业规律、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突破口之一。然而,是“引进为主”,还是“原创为主”,目前显然还处在分头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但不管是上海的“在与国际接轨中实现原创”,还是内地一些城市“更看重立足本土文化的原创”,其结果将殊途同归,都在为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开创新路。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1日 第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