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赤水河畔共话“四渡赤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5:1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一张八仙桌、四碗大碗茶、一张行军图往赤水河边一摆,中国军事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单秀法教授、中国军事科学院长征研究员徐占权教授、泸州市市长肖天任、央视军事节目主持人唐剑上校围坐八仙桌旁,4台摄像机同步启动———昨日,央视大型系列报道“解读长征”首次将演播大厅设在古蔺县太平镇红军四渡赤水战场遗址,再现70年前的红军奇迹。昨日现场录制的“解读长征”四渡赤水篇,3月27日将在央视军事节目与观众见面。

  今日,维修一新的全国唯一一个红军四渡赤水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将对游人开放。泸州市和古蔺县将在太平镇举行隆重庆典活动,

  热烈庆祝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70周年。

  【回顾当年战事】

  四渡赤水三战古蔺

  3万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川、滇、黔交界部,四渡赤水的70余天中,共有54天在古蔺。中国军事科学院长征专家徐占权教授对此评价道:“四次战略转移的重大战役,三次途经古蔺,两次在古蔺的相同渡口成功实施,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兵分三路西进,打算从四川的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蒋介石急忙调集150个团30万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消灭于川、滇、黔交界地区。1月28日,红军在贵州土城连续打败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后,于29日拂晓从贵州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成功。红军到达云南威信后,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企图把红军消灭于长江南岸。毛泽东当机立断掉头东进,于2月18、19日从四川古蔺县的太平、九溪口、二郎滩第二次成功渡过赤水河,把围追敌人远远甩在后面,再次攻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取得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利。

  二次围堵失败后,蒋介石亲临重庆督战,企图在遵义、鸭溪地区围歼红军。毛泽东将计就计。当敌人重新逼近时突然转兵西进,红军于3月16日、17日在贵州茅台第三次成功渡过赤水河,再次进入川南古蔺,摆出北渡长江的态势;蒋介石以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调重兵企图再次对红军实施合围,围歼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当国民党部队大兵压境之际,毛泽东指挥红军主力在古蔺县镇龙山地区秘密再次掉头北上,后突然转北向东,于3月21日至22日,在古蔺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再次横渡赤水河,突破乌江天险,巧妙跳出30万敌军的包围圈,成功实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伟大战略转移。

  【解读红军精神】

  困难面前勇者胜

  “我们沿赤水河而上,汽车都跑了四个小时才到古蔺太平渡。当时,3万红军面对3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行军作战于川、滇、黔交界部的崇山峻岭中,困难可想而知,红军取胜的法宝何在?”

  对央视军事频道主持人唐剑上校的疑问,徐占权教授的解读是:“困难对敌我双方都是公平的,崇山峻岭对3万红军来说是很大的困难,但对30万围追堵截的敌军也是一样。险恶的自然条件,对敌军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正好是红军的优势。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两军相逢勇者胜。而四渡赤水的红军,体现出的是困难面前勇者胜。这就是红军精神!”

  【评价战略意义】

  毛泽东的得意之作

  说起红军四渡赤水的战略重大意义,中国军事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单秀法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名将、美国的蒙哥马利将军曾问毛泽东,在你所指挥的辽沈、淮海等四大决定性战略中,你最看中那一个?毛泽东的回答是:四个都不是,在我一生的军事战略中,我最看中的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胜利,这是我最得意之作。

  单教授说,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那么,四渡赤水的胜利就是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的具体实践。通过四渡赤水之战,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践行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正确性。.

  【讲述红军故事】

  “红军包”治病救老人

  红军四渡赤水70余天,其中就有54天在古蔺。有关红军与古蔺人民的军民鱼水情故事,在古蔺民间一直广为流传。泸州市市长肖天任昨天向观众摆起了“龙门阵”。

  肖天任说,一渡赤水后,红军入川驻扎在古蔺走马坝。当地农民方少周有位69岁的老母亲一直卧病在床,气息奄奄。就在一家人束手无策之际,一位红军营长得知方母病重后前往探望。红军营长见老人是因缺乏营养而气血虚弱,突然想起“红军包”中有包珍藏很久的人参,便毫不犹豫地取出给了老人。连服三次人参后,久病体弱的老人果然大有好转。方家老少喜不自禁,称营长的红军包为“生命包”。

  “红军二郎滩开仓分盐、老百姓门板助红军搭浮桥、红军树……有关红军与当地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故事很多很多。”肖天任话锋一转切入实际,“红军当年创建苏维埃政权,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泸州市政府将时刻牢记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宗旨,力争让古蔺、叙永贫困山区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完成红军未能完成的遗愿。”

  本报记者杨元禄文/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