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涅槃图新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05:54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扬州、泰州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市,土地面积约1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人口近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25%。

  2003年,长三角15个城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774.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9.5%;15个城市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金额255.7亿美元,占全国的47.8%。世界500强有400多家进驻,180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办事机构。长三角的出口贸易占全国的30%,初步形成了世界区域性金融、航运、贸易和制造业中心。

  上世纪中期,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首次提出“大城市带”概念,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伦敦城市群共同列为“世界六大城市带”。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经讲了10年,但效果不明显。这次宏观调控,逼着你转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

  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次原因,是能源、资源日渐紧张,环境不断恶化。

  2004年12月8日,《浙江省能源状况白皮书》(2003年)发布,上面有这样一些数据:

  2003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70万吨标准煤,仅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4.9%,95%以上的能源资源依靠外部调入;

  2003年,浙江省净调入电量1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2%,电力供需严重失衡,全省电力最大负荷缺口约630万千瓦,用电量缺口达200千瓦时,全年共拉限电35.8万条次,损失电量34亿千瓦时。

  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两会上,水资源紧缺又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省工商联递交的提案认为:“电力紧缺之后,浙江将面临一场水资源紧缺的劫难。”

  这并非危言耸听。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的宁波市,最缺水时,一些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各个企业。

  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舟山市政府不得不花费巨大成本,大规模地向海洋取水。

  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市区有时每周正常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来自浙江省环保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该省八大水系中,受污染的河道已长达1000多公里,占总河长的40%左右,很多地区出现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

  也许是生在水乡,感觉不到水的珍贵,浙江省很多企业的发展都以对水源的高污染、高消耗为前提,经济发展的代价异常沉重。宁波市目前每月用水20万吨以上的印、漂、染企业有6家,这些企业每天的用水量为4万吨~5万吨,一家企业要用掉全市6%的供水量。

  2003年,浙江省排放的工业废水总计16.8亿吨。按照目前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以GDP年均增长9%计算,到2010年,浙江省废水的排放量将是目前的两倍。

  在刚结束的浙江省两会上,省长吕祖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倡导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方式。全面开展节电、节水、节材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节约技术的推广,加强对高消耗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引导和监督,探索建立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制度”。

  吕祖善说,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浙江将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

  保护水资源的力度是空前的。在浙江省,每年的环保执法检查中都有数万家企业受到彻查,查处的环境违法企业,被勒令停产整顿,甚至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在污水治理方面,有很多地方政府也不惜血本,投入成百上千亿的资金。

  然而,水污染治理却难以逃脱“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怪圈,一些刚刚被治理过的河流过不了多久又依然如故。究其根源,还是由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外延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基本格局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

  有专家指出,如果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转换,现在的治理之策永远也解不了经济发展之“渴”。提升产业层次,走集约化的新兴工业道路已经成了浙江的现实选择。

  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招商引资,土地先行”这一传统的惯性思维在浙江被打破。从宁波、嘉兴到东阳,各地纷纷提高准入门槛,“零用地招商”(指不耗用工业用地指标的招商),把项目的科技含量、规模水平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使引进项目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表明,去年前三个季度,宁波北仑新区合同利用外资近8亿美元,同比增长4%,但企业使用土地却锐减至195万平方米,是上年度的1/3。

  在绍兴,2004年,由于能源紧张和生产原料价格上扬,部分纺织企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企业也意识到再这样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而绍兴市抓住这次机会,召开千人企业家大会,引导企业优化投入,提高工业水准。

  绍兴市经贸委副主任何加顺说:“原料价格上涨迫使精明的浙江商人转变思路。现在,企业家不再只盯着产量,而是更加注重品牌、科技、人才。有一家纺织企业投资2000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其实,政府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而是企业有了危机感,真心想转变增长方式。”

  这种自觉正成为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共识。

  作者:记者 朱丽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